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业绩遭遇“滑铁卢”,埃安到底怎么了?

  • 作者: 擎商
  • 2024-06-24 17:10
  • 174

对于广汽埃安来说,2024年似乎颇为“难熬”。最近几个月,广汽埃安不仅业绩遭遇“滑铁卢”,还陷入了裁员风波,不太正向的舆论导向对品牌口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种不利事件“扎堆”,广汽埃安现状不容乐观。这让人在为它“捏把汗”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思考:好歹也是背靠广汽集团的品牌,为何会混到这个地步呢?

业绩“连连降”,当下形势十分严峻

当下车圈竞争激烈,业绩起起伏伏实属正常,不过,从广汽埃安今年的业绩表现上看,“连连降”的销量显然是有问题的。从已公布的数据上看,从今年2月份开始,广汽埃安的业绩一直在下滑。我们可以先看一组数据,2024年2月份,广汽埃安的单月销量为10006台,同比下滑66.74%。

2024年3月份,广汽埃安的单月销量为27856台,同比下滑30.4%;2024年4月份,广汽埃安的单月销量为21350台,同比下滑49.94%;2024年5月份,广汽埃安的单月销量为30420台,同比下滑32.21%。

实话说,这组数据的确有些“惨不忍睹”,连续四个月下滑,而且下滑的比例还不低,且不说以后,就单看眼下,广汽埃安年初定的70万目标,目前的完成率才14.3%(截止5月底)。可以猜测,广汽埃安的压力一定不会小。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近,广汽埃安的品牌舆论也并不太利好。网上传出了两张截图,详细的披露了裁员情况、各项福利补贴的取消情况,并且还流出了“校园招聘解约”的传言。

虽然广汽埃安有出具辟谣公告,但风波已经形成,很多人认为目前品牌销量不好,这些“传言”有一定的可信度。所以,不管这场风波是真是假,看来广汽埃安都得吃了这个“哑巴亏”了。接二连三的销量受挫,似是而非的网络谣言,让广汽埃安脚下的路变得越来越艰难。

“网约车”饱和,瞬间失去销量支柱

广汽埃安如今的困境肉眼可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网约车市场逐渐饱和导致的。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发布今年的全国出租网约新车市场分析数据,根据统计,去年出租网约车新车共85万辆,其中埃安提供约22万辆,占其全年销量45%,占去年网约车新增总数约25%。而随着网约车热度的降低,多地都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宣布暂停当地网约车车辆运输证核发业务。这也就意味着,网约车市场对新车的需求降低,影响到埃安的销量在所难免。

由此可见,广汽埃安的艰难处境和品牌是否“努力”无关,而是和关键市场的大环境有关系。而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品牌的失意完全归咎于它曾经的“网约车”策略。客观来说,广汽埃安前两年的“网约车”思路并没有太大的“毛病”,甚至还起到了“挽救”品牌销量的作用。要知道,2021年前后,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车企的处境都不好。广汽埃安在那个时候大量投放网约车市场,不仅起到了快速提升销量的作用,同时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埃安品牌,影响力大增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网约车”思路利弊参半,为品牌带来发展助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这几年,广汽埃安对网约车市场过分依赖,没有开辟更多发展路径,一旦网约车市场缩水,品牌的销量支柱便瞬间崩塌。另外,品牌身上的“网约车标签”过重,即便很多消费者认为品牌旗下的车辆产品力都还不错,但在购车时仍然不会把它作为首选项。毕竟,当下市场上可选项诸多,很多人觉得,花同样的钱,没必要买一台“网约车”降低档次。

高层“不想卷”,过往优势或成“浮云”

除了受到过去的策略,当下的环境影响之外,广汽埃安如今的处境,和高层的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关注到了曾庆洪近期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的发言,他对如今车市的“内卷”并不太满意,虽然曾庆洪说的还算委婉,但是不管是谈“价格战”、“卷流量”,还是提到“裁员”问题,我们仍然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内卷”的消极态度。毕竟,各家车企所处的环境都是一样的,别人都在卷价格、卷产品、卷技术、卷服务,广汽这个时候针对性的表达对“内卷”的不满,很容易给人带来“躺平”的印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躺平”在消费者的眼里,等同于放弃提高产品力。

当然,引发大家猜测的不仅仅是广汽高层对“内卷”的态度,曾庆洪提出的“油电同权”也引来了不少质疑。他的意思是,希望当新能源汽车新车占有率达到50%时,能够在政策上支持油车与电车的公平竞争。新能源时代,广汽高层还把关注点放在油车上,这样的态度,的确很难不让人怀疑,广汽是否真正的在呼应新能源趋势。

广汽高层对“内卷”态度不明确,这意味着,即便埃安会参与内卷,和其他车企的态度相比,其内卷的幅度也不会太大。再说直白一点,内卷幅度降低,广汽埃安主打的性价比优势也会消失。毕竟,比亚迪早已喊出了“电比油低”,“突破2000公里续航”也已经是既定事实;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也相继降价,10万元级别车型比比皆是,这些车型个个都比广汽埃安的主力车型AION YAION S的“性价比”更诱人。

结尾

客观总结埃安现状,表达观点:未来,车圈的内卷仍然会继续,埃安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就较为薄弱,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更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改变态度,积极的去卷技术、卷产品、卷价格。不管广汽高层是否情愿,这或许都是埃安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抉择。

标签: 埃安 AION Y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