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去易车国际站
继续浏览当前页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本田和日产被迫“抱团取暖” 合并谈判属无奈之举

本田和日产抱团取暖,躺着赚钱的日子彻底没了。

12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在东京共同宣布,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三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本田与日产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三菱汽车公司将就参与合并事宜进行探讨。

在未来的六个月时间里,两家公司将讨论将业务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6月签署最终协议,并计划于2026年8月完成合并。

合并后,新控股公司将成为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截屏2024-12-24 上午11.25.49

有网友调侃称,名字直接叫“日本汽车”好了。

这里有个问题,这两家日本汽车巨头为啥要合体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没日本什么事儿,小日子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竞争中掉队了,拿传统燃油车那套玩法放现在新能源时代不灵了。

其实,不光是日本车企面临难题,德国、法国的车企也一个惨状。

所以说,本田日产属于抱团取暖。

据媒体统计数据,本田汽车11月初公布的2024年上半财年(4月至9月)财务状况显示,期内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7.2%降至6.9%,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5.6%至7419亿日元。

日产上半财年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5.6%降至仅0.5%,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

截屏2024-12-24 上午11.26.00

数据不会骗人。

销量方面,2024年10月本田汽车的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6.7%至309,807辆,连续7个月出现销量下滑。

日产汽车同样是连续第7个月销量下降。在今年11月初,日产曾宣布大幅下调利润预期,并表示将在全球裁员9000人,并将在全球减产20%。

再仔细看,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本田和日产的销量大幅下滑,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比亚迪月销50万辆的用户从哪来的?日系德系心里都有数,但就是没办法。

放在之前,中国汽车市场基本就是合资车的天下,而现在呢?11月的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市占率达到了68.2%,日系品牌的市占率仅仅是11.6%。

卖10辆车,7辆都是中国品牌,只有1辆是日本品牌。

截屏2024-12-24 上午11.26.14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电气化时代,日系车企转型步伐跟不上了。产品卖不动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没钱投入研发营销运营等等,慢慢就进入了恶性循环,所以寻求出路/转型迫不得已。

合资时代,躺着赚钱的日子过去了。

那日产、本田、三菱合并好处有什么?

成为联盟,打造一个仅次于丰田、大众的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具体就不说了,法国斯特兰蒂斯集团,韩国现代起亚都是例子。

最重要的是,可以压缩研发成本和时间。自己研发自己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金钱,如果市场好,兜里不差钱都无所谓,但现在是一分钱掰两半花的时候,可不能使劲造了。

所以,两家公司整合到一起,拿出自家的优势相结合,那在研发回报上,肯定会又快又省钱。除了研发,在销售、营销等多方面也都可以节约成本。

截屏2024-12-24 上午11.26.25

现在还只说的是电动化,那么下半场的智能化呢?面对特斯拉以及中国车企的步伐,说不慌那一定是骗人的。

日产、本田的合并是一种自救。而三菱更是无奈,要技术没技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啥都没有,还自己玩儿?那不只能等死了...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夸一下欧洲车企,打不过可以加入嘛~

大众投资小鹏,斯特兰蒂斯投资零跑,奥迪采购华为智驾,反正是,自己搞不了就花钱扯上关系,决不能置身事外。

但日本车企,貌似并不是这么想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智电玩家

获赞 118 关注 0 粉丝 27

+ 关注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