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去易车国际站
继续浏览当前页

工具栏

楼天城PK李想

最近,小马智行CTO楼天城和理想汽车CEO李想分别接受了《晚点Auto》和腾讯新闻《潜望》的采访。有意思的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二者却有着不一样的思考。

关于自动驾驶L2和L4的实现路径,楼天城认为依靠L2的端到端永远无法实现L4的自动驾驶。

这个观点其实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他认为L2端到端的核心是通过人类驾驶的真实数据模仿学习更像人,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开好车;而L4的要求则必须要超越人,它的目的是替代人,安全性就必须高于人类安全10倍以上。

基于这个逻辑,楼天城认为,L2和L4永远不可能互为通路,即L2无法通过现实数据的“升级打怪”实现L4;反之,L4也无法通过降维实现L2。

因为L2辅助驾驶的逻辑是在碰到极端复杂的情况时人及时接管保证,强调系统“知难而退”,提高人的优先级;而L4的逻辑恰好相反,他强调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要迎难而上”,解决它,系统具有唯一决定权。

楼天城把L2和L4的技术称之为Learning by Watching和 Learning by Practicing,观察学习和训练学习。他认为L2的端到端就是模仿学习,而基于世界模型的L4属于训练学习。端到端可以实现L2,无法实现L4,L4必须用世界模型来实现。

楼天城认为L2和L4之间存在交集,但是到了一个分岔口以后就分道扬镳。这里他举了一个长短跑的例子,二者都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要成为专业运动员,二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同。L2需要的能力是端到端,而L4需要的能力则是世界模型。

他将世界模型比喻成一个factory,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差别在factory的精度,而不是端侧模型的能力。因为世界模型可以模拟5-10秒发生的事情,然后拿系统去验证它,但端到端只能预测,预测出来的结果未必准确,在实际驾驶中就容易出错。

到这里我们来看点有意思的,这几天理想汽车也密集对外阐述其智驾理念,按照李想的设想,通过“端到端+VLM”架构,理想能够在明后年实现L3(既有监督自动驾驶),而L4又是L3的延续;通过L3最终升级到L4,属于一个范畴。

李想还提到端到端只能实现L3,要实现L4必须使用VLA,一个包含了视觉,语言和行动的多模态模型。

这和楼天城的观点有冲突:

1、李想定义的L2和L4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L2是辅助驾驶,L3是有监督自动驾驶,L4是完全自动驾驶,L4是L3的延续,属于一个范畴。楼天城也认为L2和L4是两回事,分歧在于楼天城认为端到端不能实现L4的自动驾驶,但李想又说端到端能够实现L3,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2、楼天城认为实现L4的自动驾驶需要世界工厂来完成,而李想认为是VLA。世界工厂是人为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世界,而VLA则是一个端侧大模型。

3、李想认为端到端无法实现L4的理由是泛化不够,需要通过VLA来解决,这里强调的是模型的重要性;而楼天城认为端到端无法实现L4的理由是现实世界数据远远无法达到自动驾驶需求的上限,必须自己构建世界模型,并且保证足够高的精度,而且有闭环能力。他认为模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模型构建的闭环能力。

4、理想还提到要在明后智驾MPI达到500km,甚至1000km以上,但楼天城认为,MPI 为 1000 公里的 L2 产品不存在,因为它反人性。

楼天城认为,今天大部分 L2 系统的 MPCI,大概最高到 300 公里,而 L4 至少是 10 万公里级别。而理想近期的目标是MPI达到100km。

5、李想认为,L4首要解决的应该是泛化性和通用性问题。但楼天城认为,适用范围并不是L4 Robotaxi的首要任务,它可以不需要特别大的范围,比如在一个城市里也可以,所以这方面不是它最大的优化目标,安全性才是。

这里我们在引入一个特斯拉的案例,特斯拉做L2辅助驾驶和L4 Robotaxi的思路是通过一套FSD系统不断进行数据积累“升级打怪”来完成,Robotaxi要实现商业价值的前提必须拿掉驾驶员,那就属于L4的范畴。当然,中间可能会加入世界模型的帮助,但无论如何,这和楼天城与李想的观点有悖。

有意思的是,李想和楼天城都对自己的观点绝对自信。楼天城认为,将来特斯拉要实现L4的Robotaxi一定会切换到世界模型。李想则认为,要实现广泛性、通用性、而不是特定区域的L4,一定是VLA。而且Waymo、特斯拉最后也会变成VLA。所有想通往L4的企业可能都是VLA,或者比VLA更好的方式。

楼天城一直在强调闭环的能力,它认为只有世界模型才能闭环,包括生成数据,评价好坏,高度仿真,数据挖掘。而模仿学习的方式永远不可能闭环。

亦如10年前大家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分歧一样,时至今日,L2辅助驾驶商业化已经率先落地,L4商业化也是曙光乍现。在商业化落地前夕,楼天城和李想的观点代表了行业顶级大脑的不同思考。共性的点在于,二者都认为L4技术会在3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届时答案一目了然。不着急,让时间给出答案吧。

标签: 李想 cybercab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