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2月18日,理想汽车发布2025年第7周(2月10日—2月16日)销量数据。具体来看,理想汽车周销量达0.75万辆,在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中获得第二;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榜中排在第五;在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榜单中位列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第7周排名超过理想汽车重回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周销量榜首。新势力车企在本周的销量表现较为稳定,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春节假期门店放假等情况对车市销量的影响在第7周基本结束。
截至目前,小鹏与理想各拿到3次榜首。
“再次崛起”的牌局
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稳中有进,整体销量为320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同比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在此背景下,车市开启“诸侯混战”。
新势力品牌方面:
小鹏汽车以单周0.81万辆的成绩,环比增长138.2%,再次登顶新势力榜榜首。这主要得益于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两款车型,两者都是以极致的性价比著称,实现对同级别车型降维打击,后续随着小鹏G7上市,有望持续巩固霸主地位。
理想汽车以0.75万辆的周销量成绩,位居第二,虽环比增长59.6%,但相比过去动辄过万的交付量,显然表现是不及预期。一方面或是竞品抢占部分市场;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在等待理想车型改款或纯电车型上市。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晋力量,小米汽车的销量表现同样亮眼,以0.69万辆排名第三,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的销售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零跑汽车和极氪汽车分别以0.52万辆和0.36万辆的销量入围前五名,问界、智界汽车、深蓝汽车、腾势汽车分别排名第六至第九,周销量分别为0.30万辆、0.29万辆、0.27万辆、0.20万辆。
新能源品牌方面:
比亚迪依旧断崖式领先,周销量达到4.68万辆。五菱排在第二,周销量为1.46万辆。得益于星愿、熊猫等车型的热销,吉利汽车的销量飞速提升,周销量达到0.82辆,首次进入榜单前三。特斯拉周销量增速放缓,排名也从前三跌落至第六,随着新款Model Y的交付,特斯拉的销量有望迎来回暖,重回榜单前列。而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则分列第四与第五名。
除此之外, 因银河L6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银河L7等新车型的陆续上市,其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使得周销量达到0.51万辆,环比大涨46%,处在榜单第九。长安汽车凭借Lumin销量的持续热销,周销量为0.46万辆,环比大涨77%,再次上榜并位居第十。
豪华品牌方面:
在豪华榜TOP10中,周销量榜单前三均由“BBA”承包,宝马、奔驰和奥迪分别以0.77万辆、0.77万辆、0.76万辆的销量,排名榜单前三。随后是理想汽车和特斯拉,周销量均为0.75万辆。
在传统豪华品牌激烈竞争的同时,雷克萨斯和腾势也在各自发力。其中,雷克萨斯销量为0.24万辆,环比翻倍增长,成为榜单第八名。蔚来汽车以0.19万辆,变身前十守门员。而沃尔沃、凯迪拉克均跌出榜单。
“疯狂降价”的市场
展望2025年,车企纷纷设定销量目标,以应对行业挑战:岚图汽车预计达到20万辆;小米汽车定为30万辆;极氪目标是32万辆;蔚来汽车为44万辆;零跑汽车定下50万辆;长安汽车2025年目标销量300万辆;吉利汽车销量目标为271万辆,相比2024年增长约25%。
正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所说,“2025年至2027年,汽车行业将进入‘淘汰赛’阶段,最近全行业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场比赛的寒意。2025年市场竞争一定会更激烈,大胆预测价格战会从1月份开始点燃。”
例如,特斯拉针对Model 3全系车型推出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的优惠,还叠加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小鹏X9可享0首付+5年免息政策的车型,贴息金额至高可达5.7万元。小鹏G6、G9、P7i可享0首付+3年免息政策,贴息金额最高可达2.8万元;奇瑞iCAR 03、03T全系车型可享受品牌补贴1万元起,叠加国补至高可享受3.5万元的优惠……
然而,在燃油车老旧产能出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稳定之前。头部车企降价可以摊销成本、提高份额,但尚未盈利的车企尤其是弱势品牌卷入价格战,将会加速淘汰,并传导到上下游产业链,挤压供应商生存空间。由于产品高度同质化,加上内需相对乏力,价格战或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造车下半场,拼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去碳化。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强势突击;宝马、奔驰等“财大气粗”的跨国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理想、小鹏、小米汽车等分食销量,都给汽车市场的未来带来了更多不确定。
其次,智能化。在新能源汽车打开大门时,整个行业也正在迈向数字化和智能互联。在智能化领域,端到端大模型、轻量化传感器方案、大数据与算法提升、无高精地图的城市NOA等多点开花。
最后,商业化。经过时间的固化后,车企对于品牌的定位也就相对清晰,目标群体也相对稳定。因此,推出新的品牌,把产品通过不同品牌的区隔,实现更广泛的目标群体,能有效地实现增量。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车市已然被比亚迪、吉利这样的头部中国车企,以及小米、华为这样跨界而来的科技公司完全把控住,再去固执地守着自己曾经的辉煌,绝不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传统品牌也好,合资品牌也好,选择低头,方为生存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