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又多张技术王牌!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汉L、唐L同步预售

《行动派汽车》原创资讯:2025年3月17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举行的技术发布会上,向全球展示了其最新研发成果——超级e平台。这场技术盛宴不仅带来了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等突破性技术,更通过汉L唐L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两款旗舰车型的预售,向用户集中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全新可能。

▲ 技术再突破!

IMG_257

在电动汽车发展历程中,充电效率始终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比亚迪此次发布的兆瓦闪充技术将标准推向新高度,1000kW的充电功率实现了"1秒2公里"的充电速度。比亚迪超级e平台将首发搭载于划时代旗舰汉L、唐L上,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同步规划了4000座兆瓦闪充站的建设,并创新开发了双枪充电技术,使普通快充桩可升级为闪充桩。对于经常需要长途驾驶的用户来说,这种补能效率的提升将显著缓解里程焦虑。

首先来说硬核的,比亚迪采用了"全域千伏高压架构"的工程方案。通过将电池、电机、空调等核心系统的电压平台统一提升至1000V级别,有效解决了高功率充电带来的系统兼容问题。在电池领域,通过重构正负极材料体系,将内阻降低50%,使得1000A大电流充电成为可能。这种系统性技术升级不仅体现在充电速度上,更为整车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反观动力性能层面,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的亮相令人瞩目。该电机转速突破30511rpm,单模块功率达到580kW,配合16.4kW/kg的功率密度,使得搭载该电机的车型最高时速突破300km/h。从工程角度看,高转速电机在减小体积、降低重量的同时保持强劲动力输出,这对于追求驾驶质感的用户具有现实意义。结合比亚迪自研的碳化硅功率芯片,整套电驱系统在能量转化效率上较传统方案提升显著。

IMG_259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超级e平台的实际价值更体现在即将上市的汉L和唐L两款车型。预售信息显示,汉L EV与唐L EV的纯电版本预售价格在27-36万元区间,DM插混版本同步开启盲订。从产品定位来看,这两款车型在保留王朝系列基因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动化性能表现,除了继续提供DM-i混动技术以外,还将首搭DM-p王者混动技术。

购车之前,我们认为建议关注车型的用户可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例如主要在城市通勤且具备家充条件,纯电版本的综合使用成本优势明显,而且闪充带来充电时长增益效果,无疑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日常用车;若存在高频长途出行需求,搭载DM-i和DM-p混动技术的版本或许是更为合适的选择项。

在技术生态布局方面,比亚迪展现出全产业链企业的独特优势。从1500V碳化硅芯片的自主量产,到液冷充电终端的自主研发,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构建起完整的技术闭环。这种全链路把控能力不仅保障了技术落地的可靠性,也为后续OTA升级预留了空间。对于注重车辆保值率的消费者来说,这种可持续升级能力或将成为重要的购车考量因素。

开启油电同速新时代

IMG_261

从行业发展视角观察,比亚迪此次技术迭代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进入新的竞争维度。当充电效率突破"油电同速"临界点,补能体验的质变或将加速燃油车用户向电动车迁移。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比亚迪宣布将共享兆瓦闪充技术,这种开放性策略有助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速度。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现阶段选择支持该技术的车型,意味着能更早享受即将成型的快速补能网络,进一步增进日常用车体验。

在智能电动化趋势下,比亚迪的"技术开年"策略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意图。从年初的智驾系统到车载无人机,再到本次发布的超级e平台,企业正通过多技术路径构建产品护城河。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种技术积累最直接的感知就是用车场景的持续拓展——无论是五分钟闪充带来的时间自由,还是3万转电机赋予的澎湃动力输出,都在定义电动出行的价值标准,怎么感觉友商又要危了呢?

IMG_262

此外,以市场角度来看,全新比亚迪汉L、唐L的预售定价策略颇具深意。27万元起的门槛既保持了高端定位,又相较豪华品牌的车型具备性价比优势。在预售阶段,建议持币待购的用户重点关注首批车主权益。

总结:纵观整场发布会,比亚迪展现出的不仅是单项技术突破,更是系统性的电动化解决方案。从材料科学的创新到能源生态的构建,企业正在改写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规则。

以行业观察者角度来说,这种全维度的技术跃进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从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更现实的意义在于——电动出行正在变得比想象中更便捷、更高效。当技术创新真正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或许就是新能源汽车普及进程中更具决定性的胜利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行动派Action

获赞 3.34万 关注 22 粉丝 2.11万

+ 关注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