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去易车国际站
继续浏览当前页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阿维塔12 新款上市

长安出海纪:一场中国智造的远征

“In Europe For Europe”,这是长安汽车在3月21日德国美因茨欧洲发布会上掷地有声的宣言。当董事长朱华荣以德语向台下千余名欧洲经销商问好时,这场发布会已超越商业范畴。中国车企不再满足于“产品倾销者”的角色,而是以技术标准输出者与文化共融践行者的姿态,在欧洲大陆重构游戏规则。

实际上,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文化叙事中。长安将熊猫IP“莽灿灿”塑造为数字时代的文化使者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尝试开展多元文化传播活动。长安正用这种毛茸茸的软力量,或将品牌基因悄然注入国际青年的文化记忆。这一切的本质,实则是全球化范式的升维,长安用“共生型本土化”取代殖民式扩张。也许在未来,当长安汽车的前沿移动出行产品从斯图加特上空掠过时,世界将更深刻地理解“In Europe For Europe”的内涵——中国汽车产业以创新方案,为人类移动文明进步贡献独特力量。

一步一脚印


1991年,当中国汽车工业还在蹒跚学步时,长安汽车已悄然迈出海外第一步,以燃油车叩开中东市场的大门。那时的长安,面对的是“中国制造=低端”的刻板印象,连国际电话费都要精打细算。


30多年后的今天,这家起源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老牌车企,已蜕变为全球化的先锋——2024 年,长安汽车海外销量突破53.6万辆,同比增长47.9%,足迹遍布77个国家和地区。这场跨越世纪的远征,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缩影,更是“长期主义”与“中国智造”在全球市场的深刻诠释。



从1991年长安出口伊拉克了其第一辆微型车,这辆看似普通的汽车,承载着中国车企叩击全球市场的勇气。早期的长安以燃油车为先锋,通过代理商模式在东南亚、中东市场艰难破冰。


2013年沙特市场年销量突破1万辆的成绩单,印证了"中国制造=高性价比"的市场认知。但光鲜数字背后,是技术短板的阵痛——研发投入不足导致逆向开发盛行,国际长途电话费都要精打细算的窘迫,成为那一代长安人的集体记忆。


这段时期的长安,如同一位初入江湖的剑客,虽怀揣抱负却招式稚嫩。在东南亚市场,右舵车型的适配问题曾让产品水土不服;在中东地区,高温环境下的空调效能不足也曾导致客户投诉。这些挫折迫使长安开始思考:全球化不能只是简单的产品输出,更需要技术适配与市场洞察的深度融合。



真正的转折始于2016年。面对国内市场的饱和与全球碳中和浪潮,长安开启全产业链布局:2019年俄罗斯图拉工厂投产,首次实现从散件组装到本地化整车的跨越,零部件本地化率提升至60%。这一阶段的"工业导向"战略,让长安在2020年跻身中国车企出口前五,海外销量突破10万辆。


在俄罗斯,长安团队发现当地消费者对汽车底盘高度有特殊需求。经过反复测试,他们将SUV底盘调高15%,并针对极寒气候开发耐寒电池,使产品在-40℃环境下仍能正常启动。这种"技术为矛,需求为盾"的策略,不仅赢得了市场认可,更积累了宝贵的本地化经验。


如果说前二十年是"走出去",那么2023年"海纳百川"计划的发布,则标志着长安正式迈向"走进去"的深水区。以泰国为桥头堡,长安斥资200亿泰铢建设罗勇新能源工厂,年产20万辆,辐射东南亚右舵市场。



这一布局背后,是长达三年的筹备:调研超万名泰国消费者,针对拥堵路况优化混动系统,甚至为当地洪水频发优化车辆涉水深度。而中东非市场,长安更以"极热实验"锤炼产品,在沙特极端气候中验证车身防腐与空调效能,最终以UNI系列燃油车连续11年稳居中国品牌销量榜首。


这种"在地化生态"的深耕,让长安在2024年泰国洪灾中组织救援车队支援千户家庭,将品牌认同从"卖车"升华为"共生"。在欧洲,长安与德国博世集团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智能驾驶技术;在意大利,都灵设计中心30%的外籍设计师将地中海美学注入产品设计。这些举措,不仅构建了"研、产、供、销"一体化网络,更重塑了中国车企的全球形象。


在德国美因茨技术中心,中德工程师团队共同开发的智能悬架系统,可根据当地鹅卵石路面特性自动调节阻尼,这种"毫米级本地化"的技术打磨,使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操控满意度达94%。

长安出海“范式”


技术始终是这场远征的底牌。长安的“六国十地”全球研发网络,汇聚了来自31个国家的1.8万名工程师。长安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在过往年份中,专利申请量及高价值专利数量不断攀升,展现出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从脉冲加热技术解决北欧低温续航痛点,到天枢智驾系统适配曼谷拥堵路况,再到为欧洲开发L4级自动驾驶车型,长安以"技术适配市场"的策略,将中国标准转化为全球方案。阿维塔凭借华为、宁德时代加持的CHN模式推出的系列车型,在欧洲市场亮相后备受关注。其先进的智能座舱系统,可通过智能算法对车内多种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自动调节车内设施,为用户带来舒适便捷的体验,展现出与国际高端品牌竞争的实力,在欧洲高端市场崭露头角。当阿维塔融合了智能座舱与豪华配置的电动车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行驶时,欧洲媒体评价:“中国车企正在重新定义汽车的未来。”

就在前不久德国美因茨的欧洲发布会上,朱华荣以一句"Guten Tag"向汽车发源地问好。这场发布会不仅宣告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登陆欧洲,更透露了一个更深层的信号:中国汽车已从"追赶者"变为"规则重塑者"。长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在电动汽车技术等领域贡献中国智慧,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与发展,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添砖加瓦。长安汽车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展现出在未来电池技术领域的巨大潜力,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到2030年,长安计划海外销量突破120万辆,投资超100亿美元,雇佣超万名外籍员工。在更远的未来图景中,长安的想象力突破想象:长安汽车积极布局未来出行领域,在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与探索,同时致力于构建全生命周期碳中和体系,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展现出中国汽车企业的担当与前瞻性布局。

长安汽车参与研发的氢燃料重卡已在欧洲进行测试,其零排放运输方案符合环保理念,在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方面做出积极尝试,有望为欧洲乃至全球的环保运输解决方案提供新思路;在非洲,长安汽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相关国际组织探讨合作项目,致力于将汽车技术与当地能源需求相结合,推动当地能源利用与交通出行的创新发展,为改善非洲地区的能源和交通状况贡献力量。这场跨越三十载的远征,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技术为矛、本地为盾、责任为锚,方能将"中国长安"书写为"世界长安"。当东方智慧与西方创新交融,这场远征的意义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时代注脚。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长安汽车正以"长期主义"的姿态,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史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轰Party

获赞 1.87万 关注 0 粉丝 5108

+ 关注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