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3月26日,随着东风汽车博物馆在十堰市原二汽车架厂旧址揭幕,锈迹斑斑的万吨锻压机与全息投影的智能座舱在此碰撞,泛黄的芦席棚老照片与实时更新的全球市场数据在此对话,构成了一部跨越时空的工业史诗。这座由278亩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精神殿堂,不仅收藏着1800余件见证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珍贵展品,更凝聚着一个民族从工业自强到科技强国的精神密码。
开馆仪式现场,国家部委、湖北省、十堰市相关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包建支援单位代表,外部董事,公司老领导,合作伙伴,行业协会,媒体等50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从“芦席棚创业”到文化丰碑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前身)在十堰深山奠基。彼时的十堰仅有百十户人家,创业者们以“马灯挑夜、芦席棚为宿”,用榔头敲出中国第一辆军用越野车EQ240,在贫瘠的土地上浇筑起民族汽车工业的脊梁。55年后,这座由原二汽车架厂旧厂房改造的博物馆,以36.9米高的标志塔为象征——3代表三线建设的初心,6和9寓意1969年的历史起点,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步入博物馆,锈迹斑斑的万吨锻压机、泛黄的《二汽建设动员令》、曾穿越战火的EQ240军车等展品,将参观者瞬间拉回激情燃烧的岁月。展厅内,“聚宝包建立水泥杆老照片”讲述着特殊年代“半吨黄金换设备”的传奇:1976年,二汽以惊人魄力引进德国12000吨锻压机,建设者们在郧县码头前拉后推运输150吨设备,硬是用人力将“国宝线”搬进深山。而展柜中一枚由第一炉铁水浇铸的毛主席像章,则凝固着创业者们“产业报国”的炽热情怀。
一部浓缩的中国工业进化史博物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中国二汽、工业之光”“走出大山、兴国逐梦”“开放合作、发展跨越”“汽车强国、卓越东风”五大单元为主线,穿插“强军有我”“科技跃迁”“三线岁月”三大专题展区,立体呈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沧桑巨变。
在“强军有我”展区,被誉为“功臣车”的EQ240军车见证着东风人的硬核担当。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千辆EQ240在泥泞山路上驰骋,即便从悬崖滚落仍能坚持作战,被官兵称为“摔不烂的铁骑”。而在“科技跃迁”展区,自主研发的400kW氢燃料电堆、热效率达47.06%的混动发动机等成果,则彰显着东风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制定”的跨越。
特别设立的“三线岁月”展区,复原了上世纪80年代二汽露天电影场的场景。当年,李谷一在张湾露天电影场的演出吸引2万观众,东方歌舞团的慰问演出更成为深山中的文化盛宴。这些展陈不仅记录着工业发展,更铭刻着一代建设者的精神家园。
从“制造突围”到“智造领跑”开馆仪式上,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强调:“博物馆不仅致敬历史,更要凝聚建设汽车强国的奋进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800件,累计有效专利达2.44万件,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车企专利榜首。在芯片国产化率达69%、一体化压铸技术突破的支撑下,猛士917等车型已登陆欧洲高端市场。
展厅内的“科技跃迁”专区,陈列着东风自主研发的“天元架构”中央电子电气平台模型。这项技术突破使车辆如同“具身智能体”,能自主感知决策。而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座舱,更让汽车成为“会思考的伙伴”。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付炳锋所言:“东风正在定义新赛道,为全球汽车变革贡献中国方案。”
从“卡车之都”到文旅新地标“这里不仅是东风的图腾,更是十堰从深山小镇跃升为现代化城市的见证。”十堰市政协主席蔡贤忠在致辞中,将博物馆定义为政企共生的新起点。1969年,十堰因东风建市;如今,这座“中国卡车之都”已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吸引超500家配套企业。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工业遗产正转化为文旅融合新引擎。
在“厂城共生”展区,模型沙盘展示着东风参与修建的十堰道路、医院和学校。数据显示,东风累计为十堰贡献税收超3000亿元,带动当地城镇化率从不足20%跃升至75%。而博物馆所在的41厂旧址,未来将联动武当山、汉江水系,打造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
新汽车时代再启征程开馆当日,恰逢东风汽车达成累计销量6000万辆的里程碑。在“三个跃迁、一个向新”战略指引下,东风正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岚图梦想家登顶自主新能源MPV销冠,猛士科技定义电动越野新物种,纳米01实现单品月销破万。2024年,东风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4.4%,出口量突破25万辆,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
“从EQ240到猛士917,从手敲榔头到全自动压铸,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马灯精神’。”博物馆出口处的环形荧幕上,创业者与年轻工程师的跨时空对话震撼人心。这座镌刻着三线精神的文化丰碑,正如展馆中央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照亮中国汽车工业迈向世界的新征程。
写在最后
东风汽车博物馆的建成,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用钢铁与光影书写了一部中国工业文明的壮阔史诗,更以创新体验与开放姿态,为城市注入文化活力,为产业升级提供精神动力。这座镌刻着“三线精神”的文化丰碑,必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