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美国加征汽车关税:一场没有赢家的“豪赌”​

编辑:麻哥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自4月3日起生效。这一政策不仅引发全球汽车行业的震动,更可能重塑国际贸易格局。

IMG_256

一、关税“杀伤力”有多大?

根据美国新规,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均在加税之列。以一辆墨西哥组装的雪佛兰SUV为例,若50%零部件产自美国,剩余部分仍需缴纳12.5%的关税。而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因依赖进口零部件(如电池、芯片),成本也可能上涨数千至1万美元。目前美国汽车均价已接近5万美元,关税落地后,消费者购车成本可能飙升10%-20%。

IMG_256

二、美国消费者:买单的“冤大头”

关税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直接转嫁给消费者。美国汽车研究中心预测,新车涨价将抑制需求,导致销量下滑,车企或被迫裁员。更讽刺的是,美国约一半新车依赖进口,加税反而可能让“美国制造”更贵——毕竟,特斯拉Model Y的电池来自中国,福特F-150的芯片产自韩国。

三、全球供应链:蝴蝶效应显现

墨西哥作为美国最大汽车供应国,100万从业者或面临失业,其GDP的4%依赖汽车业。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直言,关税是“对工人的直接攻击”。而中国作为第三大零部件出口国,新能源车电池、电机等可能因叠加关税受损,但通过墨西哥转口的“曲线救国”路径也可能被堵死。

四、车企“大逃亡”:本土化VS成本困境

面对关税,车企被迫“二选一”:要么将产能迁回美国,要么寻找新生产基地。韩国现代已宣布在美投资210亿美元建厂,但墨西哥、加拿大因技术短板难以承接高端制造。美国本土车企如福特、通用股价应声下跌,分析师警告“每天或减产2万辆汽车”。

五、贸易伙伴:反制措施箭在弦上

欧盟、加拿大、日本集体发声反对,欧盟甚至威胁“以牙还牙”。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放话:“将研究报复性措施,优先发展国内零部件产业”。日本首相石破茂更质疑:“日本对美贡献这么大,凭什么被‘一刀切’?”这场关税战,本质是“美国优先”的又一次冒险。正如彼得森研究所专家所言:“关税保护不了国家安全,反而会让美国消费者钱包受伤,全球产业链遭殃。”作为汽车爱好者,我们期待的是技术竞争而非关税壁垒。毕竟,当特斯拉与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较劲时,没有谁会希望看到比赛因“加税”而暂停。

结语

关税大棒落下,受伤的不仅是车企和消费者,更是全球化的信任基石。正如《金融时报》所言:“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推高账单的账单。”或许,这场风波终将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在供应链深度融合的今天,如何平衡保护与开放,才是真正的智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汽车麻辣烫烫

获赞 5152 关注 0 粉丝 922

+ 关注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