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添加图片
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增长后,德系豪华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严峻挑战。保时捷、奔驰、宝马等头部车企2025年一季度销量集体暴跌,其中保时捷以42%的同比降幅领跌,单季仅交付9471辆,创近年新低。这一颓势延续了2024年的下滑趋势,奔驰、宝马全年销量分别下降7%和13.4%,奥迪同期跌幅达10.9%。
市场分析指出,本土品牌崛起与消费趋势转变构成双重冲击。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后排空间"的执念虽仍支撑着奔驰A/C/E级、宝马长轴距车型等特定产品线,但本土品牌已通过精准定位抢占市场份额。以比亚迪、蔚来为代表的本土车企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在30-50万元区间形成强势竞争,部分车型甚至实现技术反超。
另一方面,电动化转型滞后成为德系品牌的致命伤。中国品牌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在电池原材料获取、生产成本管控等方面建立显著壁垒,叠加劳动力成本优势,形成"价格-技术"双重压制。反观德系车企,尽管宝马i3等长轴距电动车型已实现本土化生产,但整体电动化进程仍显迟缓。
为应对困局,传统豪华品牌正展开多维度突围:奔驰寄望下半年推出的CLA电动版提振销量,宝马加速子品牌建设,大众则推出捷达等本土化品牌。然而裁员潮的蔓延,暴露出转型阵痛远未结束。在电动化浪潮与本土品牌双重挤压下,德系车企能否重拾中国市场主导权,将成为2025年行业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