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意味深长,大众入股小鹏及其他


撰文 / 张霖郁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师 超

贝瑞德(Ralf Brandstaetter),这位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在一些重要的官宣场合,总会拿出那些自拍照放到微博上。

上一次引发热点的自拍照是去年10月和余凯以及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运营副总裁陶斐雯的合影。这一天,大众汽车集团官宣了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

7月26日晚,贝瑞德放了一张和何小鹏的自拍照在微博,两人都穿着长袖,这样的合影配合了大众集团当晚宣布注资小鹏汽车7亿美元的消息。


照片中的何小鹏穿着一件棕黄色毛衣,小鹏内部的人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两家公司的谈判从去年三季度开始。那段时间正是何小鹏遭遇小鹏G9电动车滑铁卢、公司组织架构大调整、销量下滑的焦虑期,但何小鹏对这一消息始终守口如瓶。

他在自己的微博上也发了这张照片,配文:“这张照片拍了很久了,一直没有放出来。”


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大众品牌及奥迪品牌分别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被外界议论纷纷之时,没想到的是,与小鹏汽车的合作突然从天而降。

7月26日晚上消息,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向小鹏汽车增资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以每ADS(*) 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或许,这就是好事成双。这不仅仅是针对大众汽车集团,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合作伙伴,包括小鹏汽车,包括上汽集团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不仅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融资,而且再次证明了自己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价值,先前因为销量未如预期,它饱受舆论诟病。

当天晚上大众汽车集团新闻稿里还传达了奥迪与上汽集团深化合作的信息。综合来说,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将与各自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新电动车型。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将根据自身优势和大众集团进行联合开发新车型。这意味着大众集团不再像过去一样,从欧洲统一导入车型到合资企业,车型的开发权将下放到合资企业。

大众集团早在1984年10月和上汽集团签约成立合资公司,6年后又与中国一汽签约,成立了一汽-大众第二家合资公司。当时合资的目的之一是培养本土供应链,二是来用市场换技术,学习他们的经验。

近40年后,中国的本土企业开始反哺外方和合资企业,甚至像小鹏这样成立不到10年的本土企业可以对外输出技术,大众集团通过下放研发权限给合作伙伴、入股造车新势力,开启了新的合资模式。

这里面的核心是,大众集团开始真正正视自己在新汽车时代的掉队或不足,重视中国在新汽车时代的力量,开始从软件到硬件进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本地化布局。

“过去大家都在谈合资企业本土化问题,那时候可能更多说的是人才或是供应链怎么本土化。将来合资企业的本土化可能是从产品、技术到整个运营模式都需要本土化。过去看到更多的产品和技术,甚至品牌都是外方导入,下一步可能合资企业应该从中方的合资方导入一些产品和技术,尤其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时代。”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在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如是说。

如今,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加速并引领一进程,因为它离不开中国汽车市场。

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销量318万辆,同比下降4%,市场份额15.1%。虽然中国市场达到全球份额的38.3%,仍然是大众汽车头号重要的市场,而且利润更高。它不能容忍这一市场任何闪失。

不久之前,贝瑞德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说:在技术层面,脱钩早已在进行中,现在中国市场的需求不同了,不可能再简单把欧洲汽车带到中国,我们有必要发展“在中国,为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切都用了太长时间。“中国人用两年时间开发出一款新车,而大众则需要四年不到的时间”,贝瑞德用了批评的口气,他说“中国速度”是大众集团应该效仿的。

2023年4月的上海车展前夜,大众集团发布了ID.7。这款车是一辆纯电轿车,今年下半年将先投放给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稍晚些上市。

这款车是基于MEB平台,之前ID.3、ID.4和ID.6都在这一平台生产。ID.7将是大众集团向电动出行转型中寄予厚望的一款车型。但当晚舞台上展示的两款车型,没有给观众带来惊喜,从外观上,它们很像ID系列的套娃,内饰同样没有当下国内车企的科技感。

“MEB平台的车差不多都长这样,大众他们也没有办法。内饰和车机在国内还做了一些调整,但和我们的新势力比,还是落后。”一位在现场的汽车专家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大众安徽目前规划的首款车型是集团旗下Cupra品牌的第一辆纯电车型Tavascan。Cupra纯电车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定位轿跑SUV,预计将在2024年上市并出口至欧洲市场,大众汽车集团预计该品牌年销目标超7万辆。


2022年9月,大众发布2023战略表示将在大众安徽投产SSP纯电平台,该平台将分别打造包括奥迪Grandsphere、大众Trinity及定位高于Cayenne保时捷新车。

SSP平台是2021年由前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首次宣布,他当时表示,该平台将于2026年推出大众品牌的紧凑型车型,代号为Project Trinity。而现任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推迟了该平台的推出,等待重新评估,推出时间又改为2026年。

大众安徽预计到2025年生产20万-25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9年生产35万-40万辆汽车;预计到2025年总收入达300亿元人民币,到2029年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大众集团在MEB相对落后、SSP尚未成熟的状况下,为弥补时间差,小鹏便成为大众集团很好的选择,智能化能力可以补足大众集团当下的短板。

大众这次入股,大众汽车品牌将与小鹏合作,利用他们的G9平台、车联网和ADAS软件开发两款B级纯电车型,预计2026年投产。

对于这次合作,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的说法是:“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高度互补的优势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我们将互相分享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和世界一流的设计及工程能力,并相互学习。我很高兴能为双方的战略合作贡献我们的技术专长,同时为小鹏汽车和我们的股东创造价值。”

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智能电动汽车平台,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头部企业。它已经成功构建起了基于自研算法的本土化高速 NOA 和城市 NOA 落地方案;同时,为了这个方案,小鹏汽车还专门打造了一个算力规模达 600 PFlops 的智能驾驶计算中心,来处理本土化数据。同时,作为一家中国本土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层面也具备数据层面的本土化优势。

小鹏内部人士透露,大众在合作之前拆解了几乎所有中国车企的智能电动车做研究,小鹏在硬件、软件、架构各方面都受到德国人认可。技术和产品实力是大众选择小鹏的基础。

根据新闻稿,双方将在多个领域探索其它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汽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小鹏与智驾相关的技术或扶摇平台将用来开发大众集团更多的车型。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合作的公司主体是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这一科技公司100%大众集团控股,汇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是大众汽车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未来,这里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及采购专家开展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相关工作。大众集团在华新能源车型的开发都在这家公司。这对于大众集团在华发展未来意义深远。

“这次的行动说明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从认知到行动的决心,以及愿意和中国合作伙伴合作的大格局,产品迭代的速度也会因此而加快,竞争力也会得到显著加强。”一位大众在华合资公司的高层这样说。

事实上,大众与小鹏的合作标明大众在中国正在面希望未来尝试更多可能性,以保证如果脱钩等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大众在中国的业务依然能依靠本土力量运行和发展,等于在总部之外建立一套能够独立生产发展的体系。如果没有极端情况发生,这个体系能够发生什么样的价值,同样有想象空间。

在未来产品技术方面,包含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显然是竞争的制高点,大众与小鹏、地平线、中科创达的合作,包括之前传言但并未实现的收购华为团队都是围绕智能化。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入股消息发出后,小鹏汽车美股最高涨幅40.9%,收盘涨超26.6%。但大众集团在法兰克福股市并没有上涨。

这种落差也意味深长,或许德国市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