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怎么看大众投资小鹏?



本周轮值

夏东

“踢车帮”主持人、出品人

太巧了,刚刚聊到奥迪与上汽的电动化合作,大众就拍出7亿美元收购了小鹏4.99%股权,方式是小鹏针对大众汽车定向增发新股。这么算来,是按照估值140亿美元购美的小鹏股份。大众获得了一个董事会“观察”席位,大概意思就是“旁听权”。业务上合作的第一笔交易是一起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中型电动车,首款车计划2026年在中国上市。小鹏方面的公告称新车的基础是G9的平台,计划使用小鹏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说到平台,目前在电动车赛道与燃油车赛道存在一处根本上的不同点,即发展阶段。大众的模块化架构理念是在燃油车发展了一百多年后才形成的,电动车正式产业化却处在刚刚开始。这种发展阶段的不同带来的问题是,燃油车的模块化架构开发方式和流程的不适用。因为技术路线在早期是很不成熟的,变动就会很快和很大。就只能采用短期的策略来进行产品的研发更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电车的换新速度快,产品寿命短。只有特斯拉以其绝对领先优势能够维持Model 3Model Y的产品生命周期在比较合理的水平。连它的Model S和X都早已经处于一种无量的状态了。大众汽车在燃油车上拥有类似特斯拉的地位,它很大程度上拥有这种产品的定义权,所以它能够在燃油车上按照一代车8年的预定周期去开发平台架构。对这样长的时间段,技术的发展,消费趋势的引导,是具备较为精准的预测能力和把控能力的。到了电动车,这种能力就不存在了。可是大众并没有掌握短期开发迅速迭代的技能。办法就是买别人现成的平台做适应性再开发,这样就能缩短周期,反正是短期的,只要留好退出的后路即可。这种玩家临时性的合作在汽车产业是个常见的套路。通用以前与丰田合作,完事儿就分手,现在本田又去找通用合作救电动化的急,丰田跟比亚迪合作出电动车,福特跟大众合作,用它的MEB开发福特的电动车等等,不一而足。大众留的退路是入股4.99%,近似但不到5%,按照美国股市的规则,就可以随时不经过披露,直接卖出股票退出。

外界对这个合作的第一反应首先表现在两家公司当天的股价上。小鹏暴涨超26%,大众则小跌约2%。也就是这个合作对小鹏十分有利,对大众则不太确定且偏负面。

从交易的角度看,小鹏是当场利益兑现的卖家,大众则是用现金购买期货的买家。如同电子游戏中常见的场景:一名玩家在某一关向另一名玩家购买装备用于通关,稍微复杂的是,这个装备不能直接即刻使用,而是要以此为基础打造出自己的装备,才能用。这个装备会怎么样,当前是不确定的。购买装备的是游戏中数一数二的“大玩家”,卖装备的是新进来的小玩家。现在的情况是,这名小玩家直接得到了钱,还用交易方的大玩家身份,给自己的身价进行了极具说服力地背书。这不仅仅确认了股票的价值,而且也确认了小鹏当下在售车型的价值,后者的作用才是根本性的。因为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实车的市场销售是一切价值的基础。这来自消费者的认可和购买。小鹏一直以来的瓶颈恰好就在新车销售不畅,原因自然就是汽车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程度不足。怎样提升认可度又是一个棘手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获得了一个解题的关键参数——长期雄踞中国市场的第一大汽车品牌,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的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需要向它购买在售的车型平台和相关技术,用以研发三年后的新车型!

对大众汽车而言,这个举动有示弱的成分,因为在世界汽车产业的认知里,大众汽车的地位与小鹏汽车相差悬殊,如果说大众汽车的知名度是100%,小鹏可能还不一定到20%。在中国运营了四十来年的大众汽车,竟然破天荒地要跟引进中国厂家的平台技术了。这显然在很多人眼里是真切又难以想象的“天翻地覆”。其次,大众付出去了7亿美元是确定性的,所得到的却是相对远期的不确定性,即在2026年才能上市的中型电动车。这也就难怪,它自己的股价出现小幅下跌。

不过,假如将视角扩展开,把前边奥迪与上汽的合作,大众与地平线的合资以及与中科创达的合资都纳入来看,就会发现,大众是在中国立体化的布局。其目的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时代,继续做中国这个局中的大玩家。在燃油时代,中国这艘巨轮的启航把大众带到了世界之巅,现如今,中国这艘巨轮就是全球智能电动化的旗舰。大众面对的挑战却是它在这艘船上所占的舱位受到了威胁。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战略部署,采取行动,而不能再延续燃油时代的做法。

需要注意到的是在于对智能电动赛道的运作方式,是“转轨”还是“增轨”。大众与多数国外的传统车企一样,都是力图转轨的,也就是推动整个公司的原有团队从燃油向电动转化。实践证明,这一方式产生的阻力极大地牵制了公司在电动化上的进展,效率很低。而中国企业最快意识到这点,采用了“增轨”的办法。就是另外独立建立一支电动战队,让燃油与电动在人力资源,利益机制上解耦,从而消除惰性。大众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布局就显现出这一考量。



崔珺

“风格车评”出品人

大众汽车是最早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外国汽车集团,从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和投资来说,应该说是很多合资企业的典范。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势头摧城拔寨,令老牌外国传统车企极不适应,甚至有些措手不及。那么为了继续巩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和地位,必然要各显手段,让自己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不掉队。目前中国有全世界领先的新能源平台以及智能化系统,借力使力可能才是外国集团快速转轨的方法之一,合作那就是一个“捷径”了。我觉得这种合作是双赢的。就拿丰田举例,虽然现在电动车 bZ3 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但是后续广汽电动化平台的合资车型马上面世,在这其中,丰田是利用了成熟的中国电动车平台,同时在三电系统的供应商以及安全性标准上丰田引入自己的更严格的监测体系,也可以让中国的供应商及整车企业将自己的供应链水平进一步提升。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投资嘛,必然要看长远,丰田,大众只是开始。



刘鸿仓

资深媒体人

大厂肯定是多头下注的——大众不仅要搞自己的电动车平台,还要看看新势力是怎么干的。花7亿美元,获得小鹏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大致符合这样的定位。这让我想起2010年前后,奔驰和丰田都曾经少量投资特斯拉,大概也是类似的出发点,并没有太多本质性的合作,只是临时掺合一下。尽管时过境迁,现在的电动车发展已经是“如火如荼”,且这次大众与小鹏还有产品方面的合作,但总的来说,大众肯定还是会自己干,只是偶尔抬头“瞟一眼”,看看身边的小兄弟们是不是有什么可借鉴的。



缪俊

《MJ车谈》出品人、主编

崔老师把大众汽车称作是“很多合资企业的典范”,这一点我特别同意。个人觉得大众在中国市场有两点做得特别好:一是懂中国市场、懂中国消费者,虽然很多品牌多年来也号称自己重视中国市场,但实际落地效果我感觉大众是合资品牌当中最有成效的,否则也不可能在中国收获那么大的销量基盘;二是一点儿都不墨守成规,很懂得变通之道。记得当年推出“德原朗”的时候,我跟很多人一样不理解、不看好,结果此车在市场上大火。如今大众入股小鹏,行业巨头“放下身段”牵手后起之秀,这也是审时度势之后的一种变通。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从业者,不禁感慨真的是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中国品牌反向输血了,拭目以待下一对会是谁吧。



何毅

车云、电动邦、车有范儿

联合创始人

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随后,德国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就官宣了,发令枪一响,大众就第一个起跑,说明德国和中国很紧密,大众看得很清楚。就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未来几年全球的汽车增量市场还在中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上,大众已经落后了一个身位,如果不与“小鹏”这样的新势力合作,新的增量红利很可能就吃不上了。回想G6上市之前小鹏被唱衰的那段时间,资本显然已经得知大众和小鹏的事儿,四处放风小鹏不行了,把小鹏股价打下来,又借这次“利好”大幅拉高股价。都是套路!对外资而言,大众购买小鹏股份,这仅仅是个开始,随后以德系等巨头们为先锋的国际资本也都会迅速跟进,拿钱进来跟中国车企搞不同模式的合作造车。这波消费拉动经济已经启动,我们等着听消息吧!至于这次为什么是小鹏而不是其它,也许就是因为开出的条件最低。



宋海涛

《海川品车》、《路边停车场》

投资人

大众投资小鹏,可说是计划之外,但也属于意料之中。今年的上海车展,是真真正正让外国汽车巨头认识到中国电动车和智能化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差距就摆在那,短期内想追赶上来,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电动车的最大应用和消费市场,就在中国,这是再多研发也搞不定的,所以,即然赶不上,那不如一起搞,这属于成熟的商业行为。从另外一个层面,蔚小理三家,蔚来的定位与大众产品相去甚远,而且其押宝换电模式,对大众的吸引不大,理想是增程型,也吸引不到大众,只有小鹏,纯电,且在辅助驾驶技术和智能化车技技术方面有自家优势,这是大众最为看重的,看双方的公告就知道了,首款车计划2026年在中国上市,小鹏方面的公告称新车的基础是G9的平台,计划使用小鹏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因为G9卖得差强人意,所以用G9的平台和技术卖给大众换回一些资金,也是值得的,毕竟在电动时代,技术平台和软件迭代升级的太快了,再不卖,也就没人想买了。

至于说资本层面,短期内对小鹏股价肯定是有拉升作用,对于大众的投资者来说,也不算坏事,但长期来看,还要看二者自身的发展情况,毕竟求人不如求己。



李耕

《轿车情报》总编辑、

汽车一加一/上车吧吃货/

走吧耕叔 创始人

今天一位车企的朋友正好问我:你觉得大众投资小鹏会拉低大众品牌吗?这又说回到品牌价值问题了。从品牌历史来说,小鹏跟大众完全不在一个level上。但如果问现在那些新能源汽车年轻消费者,他们的心中应该会把这两个品牌划等号的。小鹏车型覆盖的车价从15万元到47万元,大众也只有进口途锐超过这个价格,其余产品也就从几万元到40万元之间。在价格为王的时代,品牌的价值确实不是靠历史来衡量了。当然我绝不是否认悠久的历史对于一个汽车品牌的意义所在。只是现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买车更在意使用感受。因此在这个层面来看大众和小鹏是平等的。

大众投资小鹏,其实也说明大众看清了当前的形势已经没有时间再等待他们自己的研发成果了,尤其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只用7亿美元就可以共享小鹏的成果,这笔投入要远远小于自己还存在未知的研发投入。因此股份比例多少则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时小鹏也能缓解一定的资金压力,也为自己的技术标签加分不少。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