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方面的研发

随着诸多车企投入巨资进行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方面的研发,科技公司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变得不再那么明显。以吉利汽车为例,仅2023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研发总投入就高达59.1亿元,同比增长62.8%。倘若以吉利控股的视角来看,近10年来,整个吉利控股在研发方面投入超2000亿元,这都为其打造了深厚的科技护城河。

科技公司的造车优势,传统车企在快速补齐。但传统车企造车的积淀,科技公司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得会。以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池安全为例,比亚迪凝结自身在动力电池领域近20年研发和应用经验,才推出了无惧针刺实验的刀片电池;吉利则是以其新能源安全体系力为依托,才打造基于电池,同时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云端安全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以“基础安全、整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四大安全新标准,全面验证“针刺只是入门标准,整车安全才是真安全”。对于丝毫没有动力电池积淀的科技公司来说,这无异于难以跨越的鸿沟。

动力系统方面同样如此。曾经,凭借着强大的混动技术,混动市场几乎一直是日系“双田”的天下。直到近些年,以吉利雷神电混为代表的国内混动技术崭露头角,情况才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吉利今年年初推出的新一代混动系统雷神电混8848,其搭载的B-Plus电混引擎创下了44.26%的量产最高热效率,不仅超过热效率还徘徊在40%左右的日系双田,也将比亚迪DM-i43%的热效率甩在身后。内行都知道,发动机热效率即便只是0.1%的提升,都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到。如果把这样的重任交由毫无制造根基的科技公司,可以想见这会是一场多么漫长的等待。

总而言之,造车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沉淀,造车者这个身份并不是谁都能担得起。从长远考量,近期科技企业造车触礁反而是一个良性的市场纠错行为:将造车主导权交由主机厂,科技公司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打好辅助。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