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德国《经济周刊》:中国汽车出海有两大弱点

说今年是中国汽车出海元年毫不夸张。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总体汽车出口量今年有望达到550万辆。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专家分析称,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速有望达到2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0%。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中国品牌出口的目的地往往是亚非拉等地区,而现在借着新能源的东风,大家已经将目标瞄准了欧洲。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0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欧洲占比增长151%,增速超越北美、亚洲等地区。

就连法国、德国这样的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现在看起来都很难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入。

以法国市场为例,最畅销的两款纯电动车型特斯拉Model Y达契亚Spring,前者大部分产自德国柏林工厂,后者则是全部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在汽车品牌占有率榜单中,中国生产的汽车已经占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法国电动车补贴的40%都流入了中国品牌的手上。这让法国不得不通过新的电动车补贴法案,来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

而今年中国品牌们将战线直接拉至欧洲汽车工业的腹地——德国慕尼黑,在慕尼黑车展上硬刚海外品牌,一度引发了热议。比亚迪爱驰汽车、名爵汽车、吉利汽车蔚来汽车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德国。奇瑞预计也将于 2024 年第二季度在德国开始销售。

这让欧洲倍感紧张,甚至不惜在9月动用反补贴调查来试图阻挠中国品牌进军欧洲市场的步伐。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车取得的领先优势,也得到了欧洲同行的认可。

比如有一位德国工程师在看了蔚来ET7后就表示:看完便产生了“想买”的冲动,ET7是他想拥有的亚洲车之一。一位德国记者试驾了比亚迪唐新能源,对其赞不绝口:“比亚迪对德系车已不是追赶,而是超越。”还有位德国车迷试驾了蔚来ET7后直言,这款新能源车拥有奥迪A6一样的布局,特斯拉一样的加速,和奔驰一样的平稳,在欧洲市场上有很大竞争力! 有德国媒体甚至还援引了一组数据,近50%的德国司机想买中国汽车。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总工会主席埃尔古纳·卢马利,在试驾过中国汽车后也表示:“中国制造商目前在数字化、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等领域领先于我们一些,而且价格也让我们难以跟上。我们正在变得更好,但我们必须快点,行动得更快。”

看到这些数据和观点,你可能一定会以为,除了政治因素以外,中国车进军欧洲市场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但即便如此,单就市场而言,德国《经济周刊》在 “什么可能会阻挡中国电动汽车在德国的崛起”一文中,还是指出了中国汽车目前的两大弱点。

首先就是中国品牌在德国及欧洲缺乏服务点网络。

“决定顾客是否满意。任何刚进入欧洲市场的人都必须建立良好的服务网络。 如果玩家不这样做,就会损害品牌。 缺乏服务可能会减缓中国品牌的崛起。” 有德国的专家表示,汽车制造商想要进军德国,至少需要建立100个汽车修理服务点。

这可能对于目前绝大部分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就拿国内不差钱、销量大的几个车企来说,比亚迪今年的计划是在欧洲开设200个经销商门店,但注意是整个欧洲200个。吉利旗下领克品牌在欧洲目前有11个体验店,其中德国有4家。极氪品牌在欧洲的首家门店11月才刚刚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业。长安汽车则要等到2024年才正式登陆欧洲市场,2-3 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进入和布局。长城则是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和维修服务企业合作,但数量也并不多。

而以直销为主的新势力方面,较早入欧的蔚来目前在欧洲地区有12家NIO House/Space/Hub,54家授权服务中心和大约30座换电站。而截至2023年底,小鹏汽车欧洲门店预计将达到17家,服务中心将达到15家。

很显然,这些服务网点的数量还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欧洲市场。而未来想要快速建立起完善的服务网络,取决于欧盟政策的影响、车企的决心以及财力。

这就说到了中国汽车的第二个弱点:很多中国玩家的财力比较脆弱,有欧洲机构预计“目前瞄准欧洲市场的品牌有一半将再次消失”。

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即使在我们国内,“80%的品牌将会关停并转”、“未来只剩3-5家头部企业”的观点也一直存在。事实上,目前除了比亚迪和理想,绝大部分新能源品牌的确都是处于亏损状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年亏上个十几亿到几十亿的不在少数,更有像蔚来这样一年能亏出上百亿的。而传统车企孵化出来的新能源品牌,目前也都是还没能实现自我造血,都得靠母公司和股东输血才能活下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每年都会有车企因为资金问题最终破产倒闭。今年威马汽车、爱驰汽车都相继破产,这两家都曾经是出海欧洲并且拿下过不少订单的,如今也只能以出局告终。

特别是今年国内凶猛的价格战,让各家都把资金投入到了补贴卖车当中,不说能有多少余粮砸向欧洲,就连自己的生存都处于悬崖边缘。现在,大家都瞄准着欧洲,但很可能未来几年确如机构分析的那样,很多品牌都会因为资金的原因消失。

要不说德国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腹地,毕竟是有经验的,德国媒体看待中国车进军欧洲这个问题还是很一针见血的。特别是在国内的价格战尚未平息的背景下,中国品牌想要拿下欧洲市场,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

(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