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AI、氢能、模块化!CES你不可错过的新技术

随着汽车电气化时代的到来,汽车上的电子元件越来越多,这也让汽车的使用体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已有接近60年历史的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作为今年开年的第一个大展,让我们看看,未来会有哪些新鲜玩意儿出现在你的汽车上。

在这届CES上,奔驰带了全新数字化座舱产品——MB.OS,可以看作是MBUX的全方位升级版,预计会率先出现在全新一代CLA上。

虽然具体的硬件参数并没有向外界曝光,但是从已有的消息不难看出,MB.OS将会搭载基于AI和大语言模型的全新虚拟助手,能够提供更自然的语音反馈和对话。

比如ta可以根据你说话的语气来调整回复你的语气,甚至改变UI来应和;同时在回答你需求的时候也不再是单纯的一问一答。比如在推荐餐馆时,会根据星级、评价以及推荐等因素综合排序,相较之前机械的对话,要更进一步。

引入游戏引擎也是这次的一大亮点,车辆的导航画面将以更逼真的3D风格呈现,像是周边的车辆、建筑、道路标识、天气等元素都会更清晰更立体。另外还会引入RIDEVU 车载流媒体服务,根据车辆硬件性能最高可支持4K分辨率,除此之外声音和氛围灯也可根据内容进行联动。

我想这套系统如果出现在国内,应该也会进行本土化调整,融入更多本土的App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XREAL成立于2017年中国北京,由来自Magic Leap、Google和AMD的前员工创立。扎根中国,着眼全球,XREAL先后进入中、美、日、韩、英、西、德等多个国家和市场,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AR眼镜研发、设计和制造公司。

所以,一家AR眼镜研发公司会在CES上给大家什么惊喜呢?从本质来看,XREAL分别联合高通、宝马和蔚来,共同探究AR技术在未来多场景生活中的可能性。

对于高通这样的无线通信领导者而言,自然将目光聚焦在了AR、AI和无线数据连接(5G)领域的结合上,将AR应用和空间计算场景融入移动互联,在AR主机与处理器、专用设备以及人工智能集成设备等领域进行探索和合作。

与宝马和蔚来的合作分别倾向于驾与乘。宝马希望借助AR眼镜,带来丰富的未来驾驶体验。通过XREAL Air 2眼镜,驾驶员可以清晰的看到更多的车载信息,包括导航、警告、娱乐、充电站以及倒车辅助等,而这一切都会嵌入周围的真实环境中。与原有的车载屏幕一同,形成信息的互补。

蔚来则是希望通过AR眼镜,有效减少用户对车载屏幕的需求。借助NIO Air AR眼镜,用户可享受等效130英寸的虚拟屏幕,结合电影资源库和PanoCinema全景数字座舱,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用户的用车生活。通过共同开发创新的传感器融合技术,可将汽车实时数据和用户的头部姿势数据无缝结合,即使在行驶中也能通过巨大的虚拟屏幕和杜比音效系统享受到非凡的沉浸式影院体验。

现代汽车集团已宣布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通过明确的RE100路线图予以证实。到2045年,其海外工厂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每个集团实体使用100%可再生能源。氢,在现代汽车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路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氢作为燃料只会产生水这一种副产品,因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无限可能。为进一步强调其对氢的承诺,现代将HTWO从燃料电池系统品牌扩展为氢价值链业务品牌,从HTWO官网上也不难看出:“HTWO承诺, 将以氢能引领能源转型,以实现地球和人类的可持续未来。”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氢解决方案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日常能够看到的交通工具,而是促进能源转型,甚至包括能源转换、制造业、机器人、海洋等各个领域。

预计到2035年,现代汽车集团每年将通过HTWO品牌消耗300万吨氢气,为清洁物流、绿色钢铁生产和发电等业务提供动力。

除了氢的利用,在制备领域现代汽车集团正专注于资源循环制氢技术,旨在将环境污染物转化为清洁氢气。而在此过程中,也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刺激并催生新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在本次CES展会上,现代汽车集团还宣布了“软件定义一切”(SDx)战略,旨在开发一个随时随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生态系统。通过将车辆的软件与硬件解耦,形成相对独立且灵活的系统,实现更快的更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最终将软件、人工智能定义的设备和移动出行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人人都能轻松使用交通的移动生态系统。

简单来说,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在这个系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并且整个系统也会随着使用次数的累加不断进化和优化,提高整个系统的智能化。

起亚在CES上发布了3款PBV概念车——PV1、PV5和PV7。三款车可以简单粗暴的按照数字的大小来进行车辆大小的区分,预计将于2025年在韩国的PBV工厂投产,并率先上市中型尺寸的PV5。

PBV(Platform Beyond Vehicle),直译的话便是“突破架构汽车”,定位商用车市场,但却是一种全新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架构的突破到底在哪里呢?曾经的模块化架构大家都清楚,可以按照车型的大小来调整架构,提升零部件的通用化率。PBV可以理解为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车身的几大块都进行了模块化,就像是孩子们玩的积木,可根据车辆的需求任意更换。

车辆被分为驾驶员区和可灵活更换的功能区,驾驶员区与功能区通过几个机械联轴器和电磁固定点连接,根据需求的不同,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车辆改变成皮卡、箱货、MPV或者是高顶MPV。

功能区内部同样被设置成了模块化,大家可以轻松的调节座椅、储物格的位置,或者干脆把它们拆卸,每一次使用时,到底是载人还是拉货都能快速灵活调整。

由于是面向商业市场,因此起亚还计划开发一款专用的商业软件,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可预测的维修保养建议,帮助用户灵活便捷的管理车辆。结合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系统还可针对每个客户的使用需求量身定制充电计划。

大陆集团发布了一款与施华洛世奇Mobility合作打造的水晶中央显示屏(Crystal Center Display),该中央显示屏基于microLED显示技术打造,将10英寸显示屏无缝嵌入立体水晶切面中,营造出视觉上的漂浮感,以此来探索未来豪华汽车产品内饰的极简主义美学。

LG Display首次推出了全球最大的57英寸Pillar to Pillar(P2P)LCD,该产品的曲率半径为3500R(半径3500mm圆的弯曲程度),车内任何位置的乘客都可以直观地读取屏幕信息,同时在零下40度到零上85度等极端环境中,依旧可确保正常启动。同步展出的还有32英寸可滑动OLED车载显示产品,在不使用时可以卷曲隐藏于汽车天花板内,当需要使用时向下展开即可,有效的节省了空间。

京东方在展会上发布了多款具有前沿显示技术的屏幕。包括12.3英寸、分辨率接近5K、峰值亮度1200尼特的裸眼3D显示屏;21.6英寸、2000R曲率半径、4K分辨率、百万级对比度和出色色彩表现的Mini LED显示屏;27英寸、具有像素级超精细背光控制、细腻画质和超高对比度的BD Cell显示屏;以及拥有45英寸氧化物半导体显示技术的智能座舱产品,其内置屏幕拥有9K超高分辨率、90Hz高刷新率、玻璃基Mini LED背光、6048超高分区顶级画质、百万级超高对比度和1500nit亮度显示效果,可有效降低能耗20%-30%。

其他屏幕厂商也有参展,但总得来看,车载屏幕正在朝着更大、更好看、更节能的方向发展。随着柔性屏幕的技术提升,也让狭小的车内空间有了具备更大尺寸屏幕的可能。另外随着功能的细分,车内不同位置也会采用不同类别的屏幕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博世在展会上宣布,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跨域集成在单个芯片系统上,并成为全球首个技术提供商。

“我们希望降低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尽可能确保其安全性。通过在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我们的新型跨域计算平台,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兼博世智能交通业务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表示:“我们的中期目标是为紧凑型和中型汽车市场提供更多的辅助驾驶功能。”

通过整合,确立统一的通信模式,可以有效的将软件与硬件解耦,达成更灵活的芯片选择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统一的中央车载电脑,控制智能汽车的所有域,并减少数量庞大的单个控制单元。也正是因为有了统一的控制中枢,在未来无论是功能还是调教发生变化,用户都可以简单的进行车辆的升级。

英伟达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吴新宙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将集中式计算应用到高度自动化驾驶和无人驾驶中。NVIDIA DRIVE Orin已成为当今智能汽车的首选AI计算平台。伴随汽车制造商对更先进功能与AI性能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其下一代产品NVIDIA DRIVE Thor将继续赋能汽车制造商的未来车型。”理想汽车已选择NVIDIA DRIVE Thor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为其下一代车型赋能。

三星将与特斯拉、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等车企开展深度合作,借助三星SmartThings物联网平台,在智能家居能源管理及使用控制上探索新的玩法。通过与HARMAN的合作,提升用户驾驶体验,可识别乘客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并相应地调整安全气囊展开设置;或者是在驾驶员需要时直观的将最快路线等信息显示挡风玻璃上。

元戎启行宣布与腾讯在地图领域达成合作,元戎启行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DeepRoute-Driver 3.0将使用腾讯导航地图,仅利用导航地图在城区内实现任意点到点的高阶智能驾驶,预计在年内投入市场。

法雷奥发布了一系列与未来智能汽车相关的领先技术。像是第三代激光雷达——SCALA3、可将车辆续航里程延长24%的热管理软件——Predict4Range、可节省30%的充电时间并降低5%-8%压缩机能耗的智能浸没式电池冷却系统、可使用家充桩的无线充电设备等等。

从CES上发布的不少新技术上,我们确实能够看到未来出行的发展趋势。氢、AI、模块化、集成化、无图智驾、AR等等技术都有可能出现在未来的交通工具上,汽车将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众多出行解决方案中的一环。

人、车、环境也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这样的未来设想,不仅能极大的降低能源的消耗、有效提升通行效率,更能加速人类文明的发展。

回到中国智能汽车,也许有不少人还不愿相信,但无论是发展的方向还是速度都在引领全球。这不仅仅体现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上,也体现在一些新技术的运用和体验上。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加入以及研发的投入,智能出行愿景将逐步清晰,科幻电影里出现的桥段也许并非遥不可及。

我觉得未来可期,你呢?

文 | 蒋韬

编辑 | 王歆

出品 | 有驾报道

标签: 氢能 PV5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