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极星汽车,难以闪耀 | 电动势

万万没想到,极星汽车能进去销量榜前三名位置,只是这个“出色”的成绩,需要加一个定语:中国市场新势力极字开头品牌销量周榜。


图片


极星汽车在今年5月6日-5月12日只交出了77辆销量成绩,俨然是处于市场边缘状态。目前极星汽车旗下车型在市场上是叫好不叫座,打骨折也几乎没人问津。可以说,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极星汽车,已经把一手好牌打烂。


尽管极星汽车背靠沃尔沃,更有吉利汽车背书,但是极星不闪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节节败退的极星汽车,未来该何去何从也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如何一手好牌打烂?


由于极星汽车的市场声量较弱,导致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品牌。其实它的实力并不弱,多年以前是沃尔沃旗下的高性能研发部门,当时极星的强悍驾控性能和出色安全性吸引了部分汽车爱好者喜欢,现在大都市马路上也能偶尔遇到一辆印有Polestar字母标识的车型。


但是性能车始终是小众的,也难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于是在2017年,新能源车正在崛起,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了禁售燃油车的风潮,极星也开始往电动化方向转型,并在同一年10月份,极星与吉利汽车携手,共同组建合资品牌——极星汽车Polestar,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由此可见,极星汽车的靠山并不小。


极星汽车首款车型是Polestar 1(极星1)。极星1定位于双门跑车,价格高达145万元,依然跟燃油车一样注重高性能,并且走高端路线,但是极星1没能为极星汽车带来多大的贡献,估计现在也有很多人不清楚有这款车的存在。


当然,极星1的入场只是为了拔高品牌调性,真正实现走量目标的车型是极星2。只可惜极星2的市场表现也没有达到预期。这款车进入市场销售的时间节点是2019年,定价为29.98万元-35.88万元。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两点信息,极星所谓的走量车型也是采用高举高打的策略,并且入场时间也不早,当时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车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直接掩盖了极星2的光芒。


极星2的陨落直接判定了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失败,尽管极星3、极星4等车型陆陆续续进入市场,最终也没能提振成绩,于是出现了本文开篇一幕,极星汽车在一周的销量数不到100辆。据悉,去年极星汽车在华的总销量成绩仅是983辆,非常低迷。


都说幸福的品牌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品牌却各有各理由。极星汽车在华销量不济,一方面是产品定位失误,高高在上的定位,也拔高了购车门槛,同时极星2/3/4与极星1/6,忽高忽低的价格,也模糊了极星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对此,有消息称极星汽车旗下的产品是由欧洲团队主导设计,这也导致了极星的车型难以贴合国内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与此同时,极星汽车内部也非常“混乱”,由于市场成绩不理想,极星汽车的高层人员也是频繁调动,据悉极星汽车成立后,中国区的负责人就换了5位,最长时间任职的那一位也没有超过两年。如此快速的换人速度,会导致极星汽车的部分战略难以贯彻实施,同时团队也经常处于磨合期,进而影响品牌的发展速度。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时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纯电动车的增速也在逐渐放缓,混动车型正在崛起,这给极星汽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鉴于市场成绩无起色,极星汽车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企业的正常运转仍需要股东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这难免会引起股东的不满。现在极星汽车对于股东们来说已经是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于是在今年初,网络上也曝出了沃尔沃转让极星汽车股权的消息。


资料显示,沃尔沃汽车将向吉利控股转让其持有的62.7%极星股份。吉利汽车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持有极星汽车51%股权,掌握极星中国业务的主导权。而沃尔沃保留18%的股权。如果消息属实,那么吉利控股会成为极星汽车的最大股东。


其实对于极星汽车来说,企业经营和产品设计交由中方企业主导设计无疑更好。虽然欧方也有较强的设计功力,但是从极星汽车现有的车型来看,很多欧方人员认为不错的设计,引进中国汽车市场并不实用。直白点说,欧洲人不如中国人懂中国人。


而从吉利汽车旗下的银河、领克极氪等品牌来看,尤其是极氪和银河两个品牌的新能源产品,进入市场后均获得不错的反响。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吉利汽车在智能电气化领域有着强大的产业链优势,更是建立了强大技术体系,能够在各个品牌之间实现合纵连横,进而更好地应对其它品牌的冲击。另一方面,银河和极氪都有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消费者人群,这体现了吉利汽车出色的品牌运营能力。


不难猜测,如果吉利汽车主导极星汽车的发展和车型设计,那么吉利汽车过硬的实力将会为极星汽车充分赋能。而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家大业大,即便多出一个极星汽车,也不见得是多了一个累赘,甚至还有助吉利汽车更好地开辟海外市场。由此来看,极星汽车股权转让后,对多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同时这也是极星汽车较为理想的生存之道。


当然,股权转让一事还有待官方公布,结果或许存在变数。但可以肯定,国内汽车市场淘汰赛不断加剧,车企的竞争方式也更多维,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力,还需要到位的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等。如果极星汽车不及时做出改变,不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那么被淘汰的速度也将会进一步加速。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