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连秦PLUS也斗不过的新能源轿车,谁有自信超越它?

比亚迪为秦PLUS EV用上了e平台3.0核心技术,建立起新的领先优势时,五菱便拍马赶到,带来了天舆架构,也带来了诞生于D平台的五菱星光。同样是双动力、同样是7.98万元起售,两强相争,谁会更出色?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个问题。

要出远门只能选插混?

从三电层面来讲,星光插混版与秦PLUS DM-i都是足够出色的,因为有“出远门”这个需求,我们说的当然不只是它们的纯电续航能力,更在于更在于它们都能够足够出色的综合续航。更重要的是,就算是跑没电了,或者是上高速切入直驱,星光插混版与秦PLUS DM-i照样能把这馈电油耗保持在较低水平,4.6L/100km的秦PLUS DM-i很出色,而3.98L/100km的星光插混版则是更胜一筹,可油可电的方案,让长途远行更放心。而且相对来说,星光插混版全系都实现了150kW五合一电驱,比起132kW入门、145kW可选的秦PLUS DM-i也是要更强劲的,应对那些低速爬坡、满员出行,自然是不在话下。

可除了插混之外,五菱做得更好的就是,为星光纯电版装上了神炼电池2C,它用上了同级唯一的2C快充电芯,这使得车辆在与秦PLUS EV一样拥有510km纯电续航可选的情况下,能够在15分钟内便完成一次30-80%快充,而秦PLUS EV则需要30分钟来完成,而对于410km车型来说,充电15分钟已经可以增加续航205km。也就是说,星光纯电版只要到了服务区稍作休整就能多开上100、200公里,出远门选它也不是不可以。

A级新能源家轿只谈经济舒适?

天舆架构D平台给车辆带来的不光是电子电气层面的优势,更在于这个新能源专属平台实现了全系共享的高规格底盘悬架设计,比起还在后桥使用扭力梁的秦PLUS DM-i或三连杆的秦PLUS EV,星光无论纯电还是插混版,都已经在后桥使用上了同级唯一的E型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它无论是在减震表现,还是在横向支撑能力上都要比扭力梁与传统三连杆出色许多,为星光的驾控成为了加分项。

先天架构优势决定一切?

其实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天舆架构D平台下诞生的五菱星光,无论是插混版带来的更高效率,还是纯电版实现的400V架构、2C充电倍率,这些表现与技术的达成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天架构优势”。

比起本质上还是“油改电”升级而来的秦PLUS DM-i,天舆架构作为一个新能源专用的全新电智化架构,让五菱星光无论是插混版,还是纯电版,都能够更彻底的电气化与更高的机械适配度,无论是我们看到车舱内平整的后排地板,还是车身之下纯平设计的电池包,都能为车辆带来额外的关键优势。前者能扩大乘坐空间,而后者则能通过MUST结构提升神炼电池的结构刚性与稳定性,并通过可拆卸来实现后期维护成本的大幅下降。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先天优势”就决定一切,但至少它能够帮助五菱星光在秦PLUS这样的领头羊面前,建立起较为广泛的综合用车优势。

关于架构,我们还需要提到的是,由于天舆架构D平台本身就是主打“全场景家用车”的,这使得它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尺寸与能源形势覆盖。也是因此,五菱星光并不是像秦PLUS(车身长宽高与轴距为4765/1837/1495mm/2718mm)这样的传统A级轿车,而是一台拥有4835/1860/1515mm尺寸的越级产品,而2800mm的轴距更是为它换来了B级的大空间。

底子好才是真的好

除了动力、悬架、尺寸空间,天舆架构给五菱星光还带来了一大优势,那就是被动安全。对比车头只有一根横向加强筋的秦PLUS,星光通过双横梁与前立柱形成了高强度闭环,构成了全车五环高强钢车身设计的一部分,其整车高强度钢占比也达到了76.4%,而秦PLUS DM-i给出的数据是52%,这有一副好的“底子”确实会让人开起来更放心些。

动力与悬架、空间与安全,现代人购车最看重的四项核心能力,五菱星光是处处占优,这便是天舆架构D平台带给车辆的好底子,也是它通过先天优势一点点积攒起来的核心竞争力,对比秦PLUS尚且如此,其它竞品当然更是不在话下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