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秦L扫六合!燃油替代最大“杀器”出现

秦L这真要一扫六合了,120km纯电续航版本、全程直播下的1977km、综合油耗3.37L/百公里。

而这次秦L DM-i实测续航的测试条件也极具说服力,全程高速尽可能顶着120km/h的时速开、车上是包括向北在内的两人载重、最后一天碰上了广东境内的大暴雨。

这都能有1977km的续航,这要是安排个车身更轻、轮毂更小的80km纯电续航版本,再叠个晴天,再把向北换成更轻的你自己(doge),那2000km简直轻松加写意了。

看看参与测试的这几位的体格子,就知道这个结果的含金量了。

看到这个结果不免又想起了最近吵得很凶的发动机热效率问题,可能有些从业者就是看不上这种宣发策略,但过去的几年里,其实各类消费品的宣传都走上了流量为王、泛娱乐化的状态。最早的各种跑分、到最近的龙晶陶瓷、钛钽合金,你说他硬核吧,确实硬核,看起来都是高大上的名字、顶破天的数字,你说它不硬核吧,单看名字确实也看不出到底是个啥材料、啥东西。所以现在像“体验≠跑分”的论调其实也是在对抗上述这些营销行为。

而这股风也随着一些新势力和互联网进入了车圈。现在这些车企,各家的爱好者们可以自己想一想,如果不跟上这股节奏要怎么做宣发?人家在宣发层面已经是降维打击了,传统车企老老实实觉得是本分的东西,反而被后来者们拿出来起个新名字占了先机,这不亏到姥姥家了?

越发感觉有些从业者纠结的点,可能消费者根本不在乎,甚至你口中更好的技术,甚至都不能转化为更好的用车体验,那这种东西指望谁给你买单呢?

有一说一,现在这个市场就是裹挟着大家必须朝着那个方向走,而在这方面我个人更认可懂车老王 的这个看法:“要相信行业自律,或者说叫做行业内的某种制衡,因为如果要吹,大家都会吹,就像一场不被限制兴奋剂的运动会,最后也会维持一个科技竞争的态势。最终的损失只是一个数据失去公信力而已,能耗还是越来越省的。”

这里还是对一些从业者说一句,你不能指望消费者都是工程师,都能理解你们口中的那一堆专业术语。说得多了没用,你技术好就把技术转变为体验,如果连好的体验都带不来,那这种技术的意义,就很值得商榷了。

这次秦L显然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其实消费者真的在意发动机热效率数字、NEDC、CLTC、WLTC等纸上谈兵的数据堆砌吗?

这些参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在意的其实是每次加油/充电后钱包减少的余额,你能真的把钱省下来比什么参数都有意义。

那现在好了,连插混最不擅长的高速路况,碰到雨天都能拿到1977km、综合油耗3.37L/百公里的成绩,那晴天、城区路况,这个结果只会更好,2开头真的不难开出来。

到这里,我感觉基本上也不用多说什么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舆情?

4.8m长、1.9m宽、2000+km续航、2开头百公里油耗的B级车,居然998起,这怕是动了太多人的蛋糕了。说是全球混动进入新时代、甚至汽车行业进入新时代都不为过。

不过先别急,未来迪子还有大招,第五代DM相对于第四代DM主要进行的是系统级优化,架构还没变呢,下一代DM将会采用全新架构,还会有大幅提升。

而按照时间表,26年中下旬可能还会迎来固态电池的落地量产,到时候想一下全新架构+固态电池会诞生什么怪物?

考虑到固态的能量密度保底3开头,比亚迪到时候可能会有纯电300km+、综合续航2500km+的产品,到时候,续航焦虑是什么?纯燃油车又是什么?

都不用那一天,我现在开得肉点,满油满电秦L可以带我上海往返一趟不加油!

盘到这里,还是预先心疼一下大鹏吧,秦L可能是他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最“费人”的一票活了~

标签: 燃油 秦L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