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消失”的合资品牌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加上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是,很多外资汽车品牌都瞄准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市场越大,竞争也就越大。

特别是在这个新能源时期,大量新能源品牌涌现,中国自主品牌开始打起反攻的“号角”,很多实力不够硬的合资品牌也就被逼到了市场的边缘,甚至是退出了中国市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近年来,那些退出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

part4_big

长安铃木

退市时间:2018年9月

铃木于1984年首次向中国市场提供技术,并于1993年,与长安汽车共同组建了“长安铃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代表车型有雨燕北斗星奥拓、羚羊等,专注于轻型小型车市场,也被誉为“小车之王”。

972449633813c9148168b63a0eb6f1fc

起初长安铃木靠着价格低、操控性能好,赢得了不少中国消费者的追捧,并在2011年,收获了其历史的巅峰期,全年销量达到22万台。

可好景不长,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消费者的钱包也随之鼓起来后,大部分人开始追求大空间、舒适性以及越野性的SUV车型,对铃木这些小型车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而铃木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时,却依旧选择做个“老顽固”,不愿顺应时代的发展,造更大尺寸的SUV,其创建者铃木修更是公开说道:“我还是会按照原来的宣传方式行事,我宁愿死,也不愿意为中国的利益做出任何让步。”最后,自然也就如他所愿了。

88f684c326430f4af9ef753d4427dfe7

2018年9月,长安铃木倒下了,它的股权以1元的低价转让给了长安汽车,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东风雷诺

退市时间:2020年4月14日

东风雷诺是东风汽车和法国雷诺汽车共同成立的合资品牌,成立时间为2013年12月5日,其中,东风公司持有东风雷诺55%的股权,雷诺汽车持有45%的股权。其主要专注于SUV市场,代表车型有科雷嘉科雷傲

55848a10c67e4ec06b5c10413bcf8d96

押中了中国SUV市场的东风雷诺,在2017年就达到了其销量巅峰7.21万辆,同比增幅140%,可惜的是,好成绩并没有延续下去。2018年,东风雷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那年销量跌至5.01万辆,到2019年更是只剩下了1.7万辆,至此,东风雷诺短暂的风光期就这么结束了。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东风雷诺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消费者都不熟悉这个品牌,另外,其旗下的车型定价相对过高,如科雷嘉、科雷傲的定价都超过了15万起售,还有就是车型阵容太少,直到2019年才发布第三款车型科雷缤,这都大大减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a0169ec83bb0844d9735ee6eb88a97e7

2020年4月14日,东风汽车集团发布公告称,东风雷诺拟进行重组,雷诺拟将50%的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集团,东风雷诺将会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到这里,东风雷诺也就正式告败中国市场了。

广汽菲克

退市时间:2022年7月18日

2010年3月9日,广汽菲亚特成立,由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共同出资建设,股比各占50%,2015年由广汽菲亚特更名为广汽菲克,其主营业务涵盖了乘用车、发动机、零部件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等。主要专注于越野SUV市场领域,代表车型有自由侠指南者大指挥官自由光等。

262fce143b70e67d0b3ebaba2a373510

2017年广汽菲克全年累计销量超22.5万辆,实现了自2015年12月以来连续25个月同比增长,因此,被称为“广汽菲克速度”。遗憾的是,“广汽菲克速度”并没有延续下去,2018年被“3·15”晚会曝光了“机油门”事件后,紧接着又因库存问题遭经销商集体退网维权。

双重打击下,广汽菲克开始一蹶不振,2018年销量跌至12.5万辆,2019年跌破10万辆,到了2022年后,其上半年销量仅剩千余辆,同比下跌高达84.18%。销量下跌的同时,广汽菲克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广汽菲克资产和负债总额达到惊人的86.81亿元和86.79亿元,俨然已经成为了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的一个“包袱”。

cd908fa2590b98c21568f5dabb6894d0

2022年7月18日,广汽集团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共同宣布,由于广汽菲克近年来持续亏损,且2022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双方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广汽菲克将从合资模式中脱身退出中国市场。

广汽讴歌

退市时间:2023年1月9日

2006年9月,讴歌以进口的形式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首批引入两款车型分别为旗舰轿车RL和中型车TL,指导价高达68万元和43万元,因为昂贵的售价,自讴歌入华以来,销量表现都平平无奇,存在感也很低。于是,2016年广汽讴歌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其旗下车型将在广汽本田工厂生产,正式开始国产化第一步,代表车型有CDX、TLX-L、RDX。

051a64649140f382b802aa9f53168fe6

国产后的广汽讴歌也迎来了高光时刻,2016年全年累计销量9062辆,同比增长120%;2017年销量达到16348辆,再次实现同比增长;到了2018年销量出现了小波动,降至7337辆;随后2019年和2020年又再次发力,销量回到了万辆阵营,分别为14786辆和11193辆;可依旧没有维持多久,2021年销量快速下降至6554辆,跌幅达45%。

虽然广汽讴歌实现国产后有过高光时刻,但销量相对而言并不出彩,这其中原因是,讴歌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知名度较低,且其定位的豪华品牌形象并不被大众认可;另外,在国产化后,售价门槛虽然比之前进口价降低了,但却没有跟BBA这些一线高端豪华品牌拉开距离,价格上自然就很难吸引到消费者了,而且,近年来一线豪华品牌价格还在不断下探,讴歌这些二线品牌要生存下去就更艰难了;与此同时,讴歌对中国市场也不够重视,自2019年起广汽讴歌就没有再推出国产化全新车型,仅在已有的国产车型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产品阵容太少,自然也就大大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最终只能沦为“淘汰者”了。

bbbd318daba058253e4fae604cb67d35

2022年4月8日,广汽讴歌官方发布公告,宣布自2023年起本田汽车旗下讴歌品牌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2023年1月,广汽讴歌的官网已经停止访问,至此,广汽讴歌“败走”中国市场。

广汽三菱

退市时间:2023年10月24日

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10日,由广汽集团、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合资建立。其主要专注于SUV市场,旗下代表车型有欧蓝德奕歌劲炫阿图柯等。

part1_big

刚进行国产化的广汽三菱,在中国市场上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2012年在华销量达12.1万辆;2013年更是突破了15万辆;延续至2015年三菱汽车的销量都能保持在10万辆以上,直到2016年开始销量呈现大幅下滑趋势,跌至7.8万辆;2017年跌到了5.7万辆;2020年仅剩3.6万辆了;这一跌再跌的数据也表明了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衰退趋势。

起初的广汽三菱旗下车型还能借着卓越的性能和品质,收获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三菱却没有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车型更新迭代太慢,导致其市场竞争力减弱,如欧蓝德从2013年到2021年,长达9年时间没有换代,外观内饰风格都太过老旧;此外,我国本土品牌崛起,加上大量新能源品牌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这般背景下,广汽三菱也就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了。

part2_big

2023年3月,广汽三菱宣布从2023年3月8日到5月内在中国停止新车生产工作,预计6月重启,结果,到了6月,仍然无法恢复生产,复产日期变得遥遥无期。最终,于10月24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对广汽三菱进行重组,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将会被用于广汽埃安的产能扩充。到这,三菱汽车也就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part1_big (1)

最后总结

可以看到,外资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品牌,并实现国产化生产后,都有一段高光时刻,而最后走向衰落至退市,也都有一个共同点,没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对中国市场投入不够,所以,导致被其他品牌挤兑,市场份额被“蚕食”,最后的结局就只能被淘汰了。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壮大起来,本土汽车品牌的实力也越来越强,这也给合资品牌带来了不小压力。其次,新能源时代更替,国内的汽车市场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又考验着各大车企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实力。所以,上述提到退出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没有谁会是最后一个,下一个也许很快就会到来了,大家可以猜一猜会是哪一家?

标签: 科雷嘉 合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