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突破自我 奥迪成就更好的奥迪

既要“突破科技”,也要“启迪未来”,奥迪正为合资企业抢跑新赛道提供思路。


上海与英戈尔施塔特(奥迪全球总部)相隔9000公里,跨越了6个时区,在上世纪80年代奥迪初入中国时,这是一个漫长的距离,仅有电话传真的交流方式让沟通都异常艰难。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奥迪在中国跨出了富有创造性的一步。创新的合资合作模式让两地间的时差变成了提升效率的秘籍,也为奥迪探索全新增长空间注入了动力。


图片


5月20日,奥迪与上汽集团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已签署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强本土合作。未来,双方将凝聚各自核心优势,共同开发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开拓全新客户群体和市场细分领域,从而实现快速、高效地拓展奥迪在华纯电动产品阵容。同时,双方将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基于这一平台的新车型将充分满足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先锋科技的期待。


奥迪与上汽的创新合作模式让新产品的上市周期缩短了超过30%,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这场由奥迪率先打起的速度战,让“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在变革时代里,有了新的阐释和落地。



突破空间与时间



在中国市场,一款新车的研发周期已经被压缩到18-24个月,内卷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常态,但作为豪华品牌,如何在内卷中保持品质与内在格调,就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如今,单纯靠时间,很难堆砌出一款有格调的产品。


奥迪通过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创新式地开发出了一种不再单纯内卷员工的研发方式,提升效率的同时,依然保持豪华品牌应有的品质与格调。


可以看到,本次合作最大的亮点是“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这个仅从名字上听起就很高级的平台,更是内藏乾坤。


在传统汽车研发中,需要制作多个初样、模型,但因为地理上的跨度,一个简单的修改就需要重新制作模型,然后再邮寄给另一方,这样传统的研发方式让研发周期难以压缩。


图片


根据介绍,智能数字平台可以做到完全开发数字化,德国的研发人员和中国的研发人员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实时修改、同步研发。在这种“并联”而非“串联”的协同工作模式下,奥迪和上汽合作项目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当中国团队休息的时候,德国同事会基于中国团队的成果接力,我们的工作时间总的算下来一天有20个小时。”这是新任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讲到高效合作时的例子。当然这不是压榨员工,而是通过时差,奥迪、上汽、上汽大众三个团队的研发人员共同工作的时间总和。


曾经有个互联网鸡汤,当你休息时,地球另一端的人正在努力工作,你怎么安心休息?如今,奥迪·上汽合作项目采用的创新合作模式让中德双方的工程师在安心休息的同时,将原有的工作效率提升数倍。


但是,想要实现这样高效的团队运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多团队开发必然会有各种问题需要解决,为此奥迪也将新成立的奥迪·上汽合作项目提升到了一个更优先的等级。


图片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将直接向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汇报,减少层级、决策周期,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执行速度,以快速响应市场。


同时,全新的合作也是在秉承着奥迪对“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追求。凭借奥迪强大的高端车型产品定义、整车研发和工程技术能力,结合上汽集团领先行业的智能电动创新技术,双方将放大合作优势,快速将前沿的智能网联技术应用上车,形成新的产品竞争力,抢跑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赛道。


宋斐明表示:“现在,我们正在聚焦中国市场研发新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奥迪的期待,相信有了上汽集团提供本土创新技术支持,我们可以更快、更高效地交付我们的产品。”


奥迪深知,再快的速度,坚持不能放弃的是品牌背后的含义,到底突破怎样的科技,启迪怎样的未来,奥迪的产品要有怎样的前瞻性来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些坚持,很重要。



奥迪成就更好的奥迪



作为豪华品牌,奥迪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可以说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对奥迪有着不同于其他豪华品牌的情怀,而豪华品牌之所以是豪华品牌,不只是因为价格和用材,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氛围和价值感。


这种氛围和价值感,更像是一种沉淀。


在国内,我们经常会讲传承,奥迪所代表的正是一种汽车的传承。从1909年公司诞生起,到目前奥迪已经有超过100年的经验积累,同时这些经验在奥迪内部不断传承,才形成了作为豪华品牌的奥迪。


“为什么宋斐明要当这个项目的CEO,就是因为奥迪的DNA和奥迪的quality,我们必须要传承。”贾健旭表示。


图片


宋斐明是一名在大众汽车集团工作了25年的老汽车人。从小就酷爱汽车和赛车运动的他有着投身汽车行业的梦想,在完成工程学专业后便来到德国,1999年步入职场的首份工作就是在奥迪汽车股份公司担任底盘研发工程师。后来他还负责了整车工程研发、产品战略、品牌定位和产品营销等工作。


在成为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之前,他是奥迪汽车股份公司A级到C级细分市场电动车型系列负责人,并在过去三年负责了目前所有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奥迪Q6 e-tron等奥迪e-tron系列纯电动车型的推出,也因此近距离地跟进过征战达喀尔拉力赛的奥迪RS Q e-tron原型车的研发工作。今年,奥迪车队就凭借奥迪RS Q e-tron在达喀尔拉力赛这一全球最严苛的沙漠拉力赛中摘得桂冠。由对奥迪产品开发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宋斐明来作为合作项目CEO,就是要保证联合开发的新车依然是符合奥迪价值的和理解的产品。


联合开发的新平台将主要基于奥迪车辆生产需求开发,以确保每个产品传承奥迪品牌原汁原味的DNA,比如清晰的设计语言、卓越的驾驶体验、极致的质量标准和前沿的纯电技术。


宋斐明讲到,来到中国他用了11周时间来了解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确实已经远超全球其他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新能源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想要赢得中国市场,奥迪需要更快速地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图片


奥迪的slogan是“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那么变革时代,奥迪的未来将如何定义?宋斐明认为“中国新一代用户对高端汽车有着全世界最高的期待和要求。他们更加年轻,更热爱科技,也更追求数字互联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所以,in China for China不能只是作为一个口号,而是要把它打磨到最好。”贾健旭说道。倾听中国消费者、倾听中国合作伙伴,将是奥迪·上汽合作项目的日常。


当然,在电动化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奥迪不只需要赢得中国市场,作为全球企业更要保证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前列,为此必须要汇聚起全球技术。


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奥迪一直以突破性的技术引领着豪华车市场,有耳熟能详的奥迪quattro系统,已经被全面应用的全铝车身,再到如今智能驾驶中不可缺少的激光雷达,这些都是奥迪率先应用的。


图片


如今,这个百年品牌要在中国市场这个智能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注入新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上汽集团起到的作用是搭起一座桥,打通的是中国的优秀供应链,打通车供应链和智能车的供应链,无缝链接到奥迪身上。


与此同时,通过合作,奥迪在中国组建了一支极富竞争力的团队,人员来自奥迪、上汽和上汽大众,他们将经典汽车设计理念、先进制造技术和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前沿洞察汇集到一起,做到了全球化下的强强合作。


可以说,在全球化背景下,产品研发不再是一款产品打天下的局面,各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不同,文化不同,对于产品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定制化的、有差异化的产品才是未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流。


依托在华独特的双合作伙伴战略,未来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产品矩阵将包括与一汽合作引进并本土化定制的PPE等全球序列产品,以及与上汽合作的更加聚焦中国市场的新产品,满足中国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多元化的电动化产品阵容将让奥迪在2025年中国豪华电动汽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


此外,奥迪与上汽集团的创新合作模式也为全球车企提供了一种新的面向海外区域市场的经营方式。


在过去,奥迪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全球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工艺,而当下,奥迪与上汽的合作更是一种创新探索,用新的合作方式为合资企业抢跑新赛道提供思路。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将合资经营模式拓宽出了新的道路,共同研发、共同制造,聚焦中国客户需求定制化的研发,保证了“奥迪就是奥迪”内在的同时,也做到了与中国市场需求同频共振。


可以说,奥迪与上汽的合作,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样本。


写在最后:


业内也会疑问,强调奥迪DNA,又要适应中国发展节奏,那么在产品定义上谁说了算?


答案非常简单,奥迪与上汽集团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原汁原味的奥迪汽车。或许方式不同,但目标相同。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合作模式,在造车这样一场漫长的竞争里,奥迪正用新的方式保持自己的优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