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六缸不考虑、保时捷不考虑,车主为何卖掉宝马7系换X5 M?

各位Bimmer,大家好,时隔两年没有分享自己的用车体验了,在此重新介绍一下自己多年来的用车历程。本人第一辆宝马是搭载3.0升N52B30自然吸气引擎的2011款进口X3 xDrive28i,可以说是这一辆车让我建立了对操控性和动力响应性的初步认知。



以至于推动我在此后多年的时间里,陆续购买了搭载N63 4.4T引擎的美规二手2009款宝马750i和2019款740Li,再到今天我要着重分享的这辆2022款X5 M



进入主题之前,先抛出几个自问自答的小问题:

  • 为什么要用X5 M替换740Li?
  • 换车之时,是否考虑过其他意向车型?
  • 换车之后,驾驶乘坐等各方面的体验有什么变化?



一、为什么要用X5 M替换740Li?


首先,我必须坦诚一些,换车最大的动机是对740Li的动力不再满意,其二是我那辆740Li是后驱的缘故,遇到路面稍微湿滑,或者不平整时,尾部的轻微甩动让我实在不安,我个人仅仅是喜欢研究车,但远没到车技炉火纯青那种程度,所以还是老老实实重新买一辆四驱车为妙。


刚刚提到对动力的要求,我个人的感受是这样的,单从B58发动机也好,740Li这个车型也好,340马力,450牛米,5.6秒百公里加速,这已经是相当可以了,只不过此前开过的英菲尼迪G37,宝马750i和卡宴GTS都是5秒加速大关内的选手,所以一直以来,740Li的动力对我来说相对比较平淡。


二、选车历程


换车动机阐述完毕,说白了就是想着重从动力性能上进行车型更替,先透露一下日常用车需求:北京城区内驾驶为主,偶尔跑高速,一家三口出行和独自驾车时间基本是五五开,所以实用性是必须要兼顾的,预算100万,六缸机不考虑,只选择大V8的一系列前提之下,也只有德系BBA保时捷尚有车型符合我的换车诉求。


保时捷首先不考虑,2015款卡宴GTS仍在家中服役,奥迪从儿时到整个学生时代换过3辆了,如今30多岁人了,现在坐进奥迪,感觉车内味道都是青春的记忆。


其实说这么多,不过是为了能拥有一辆宝马M高性能车做铺垫罢了,因为除了X5 M和M5,压根没考虑过其他。预算有限,无法购置新车,苦苦寻找的过程中,一辆成色极佳的1.5万公里行驶里程的2022款黑外红内X5 M在2023年9月份来到了我手中。



三、乘坐感受


先谈乘坐体验,因为X5 M而换掉7系,谁都能想到,乘坐舒适性和空间会牺牲很多,后排平时只有老婆孩子坐的最多,孩子坐安全座椅的缘故,小腿一蹬随随便便就能踢到驾驶员座椅背部,成年人坐的话,翘二郎腿是不用想了,大概只有一拳半的腿部空间。



空间倒是其次,主要是悬挂反馈到屁股的路感基本是无过滤全还原,每一条经常走的路以前觉得路况挺好的,开上X5 M之后,会心生疑问,这条路坑怎么这么多?国产X5L也短途乘坐过,毫不夸张的讲,X5 M和X5L完全不是一部车,各个层面都不能把X5 M认为是性能版X5那么绝对。不是说X5 M更好,而是对比体验后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除了长得像,哪哪都不一样。


四、外观&内饰


说起哪哪不一样,首先是外观,尚且不说中期改款后的X5 M雷霆版,我这辆中改前的X5 M更宽大的前中网和前包围,侧翼子板更大的侧腮,尾部双层的后扰流板,以及四出排气筒同X5就有明显区分。细节部分包括轮毂,后视镜样式,刹车系统(打孔刹车盘+前6活塞刹车卡钳)。



进到车内,选装的Merino高级真皮座椅+碳纤维内饰组件+Alcantara顶棚也算其特色配置,当然最扎眼的尚属M换挡杆,不曾提前了解如何挂挡,我相信第一次大部分人无法挂上R档,M车主应该都懂。



五、动力&操控


值得一说的是M车型没有传统的舒适、运动、运动+模式,而是通过方向盘的两个M1、M2红色按钮来开启相应的模式(可以自定义),而各个模式的各项参数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四驱特性、底盘、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均需手动个性化设置。


下面说道说道这台4.4T双涡轮增压引擎,S63B44T4引擎首先在我用车的这半年时间里,机油量一直正常,未有一点额外损耗,此前的740Li激烈驾驶频繁的话,会有少量的机油减少。



动力响应层面,是两个极端,也是多数德系车的共性,在发动机efficient,变速箱换挡速度设定为初级时,X5 M开起来就是普通车一辆,绝对不是想象那样全油段的洪水猛兽般狂躁。当然只要不设置成最温柔的模式,3.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你随时可以感受得到的,这半年印象中只在高速上踩过一次地板油,其他时候最多踩一半,而以前开740Li经常地板油也不觉得不受控。



600马力,750牛米的实力用文字描述一定是苍白的,2.4吨的净重完全感觉不出来,轻盈感也是宝马车一贯的特性。有一点很特别,你敢信这车连变道辅助提示,前车碰撞预警功能都没有?对,就是如此任性,在驾驶层面为你排除掉一切可能受干扰的因素,一切的速度和安危全部掌握在你个人手里,这一切一定离不开其超强的硬件配置和极限运动取向调教,M主动后桥限滑差速器+非空气悬挂以及M xDrive四驱的加持,使其在并线和过弯之时,就好像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般直接平移,且丝毫没有多余的晃动,强大的制动性能外加一系列软硬件配置让X5 M的纵向动态也很平稳,无论什么速度区间,不会有拉扯和点头的现象,对于一台高重心的2.4吨大家伙来说很厉害。



高速稳定性也是我十分关注的一个点,说到这,不得不说在高速稳定性上,与保时捷相比,即便是M车型也有明显差距,我拿家里的卡宴GTS与X5 M在同一速度区间的表现来看,X5 M的车身弹跳和对于路面起伏变化的处理上基本不会去化解,而卡宴GTS真正就是“公路坦克”般的感觉,底盘巨稳无比,让人更有信心。


这个差别此前在740Li和Panamera S上也深有体会,尤其是在不可描述的速度区间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另外一个差别,不知是宝马和保时捷的差别,还是国六排放和国五排放导致的,就是同样作为运动型豪华SUV带来的听觉享受——排气声浪,这两部车我都录过冷车怠速下的声浪表现,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X5 M的大V8是低沉的嘶吼声,卡宴GTS 的3.6T六缸机是劈里啪啦的放炮声。



六、保养&油耗


台车目前在我手里已经行驶了一万多公里,每周98号加满,偶尔再加点宝马原厂燃油添加剂,机油机滤保养通常每8000公里便会提示,4S店说M车型保养频率是会比普通车型高一些。


油耗方面完全可以接受,高速路时速一直保持在限速的极限,平均油耗12L/100km左右,市区环路正常行驶14L/100km左右,市区激进驾驶20L/100km左右,满箱油最低行驶过500公里出头,最高行驶过600公里出头,大概就是这样。



保养方面,目前进行过两次项目不同的保养。第一次进店:更换0W30机油机滤,3200元、空调空气滤芯共计2000元、后桥差速器油2100元(到手尽量全车油水全换)。第二次进店: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宝马官方对过户日期100天以上的BMW二手车提供免费机油机滤保养一次(BMW二手车回家服务真的蛮好)。因为额外加钱升级0W30机油,几百块忽略不计了。


七、优缺点


优点:

1、动力遇强则强,原厂SUV对手不超3个,日常开也不至于驾驭不了,不挑技术不挑人。


2、外观内饰低调有内涵,低调是指大部分人认为是改的,内涵是指细节之处尽是无法复刻的M家族特点。



缺点:

1、 倍耐力P ZERO的轮胎一贯硬+吵,想换成PS4S的轮胎,后轮313/35 R21还没PS4S的胎,郁闷。


2、 低速状态下原厂刹车片的尖叫声足以让几米外的车侧目。


3、 底盘悬挂的“敏感度”偏高,会给人不稳,没有安全感的错觉。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宝马X5 M购车历程和用车体验的全部分享,电动化的时代仍旧乐此不疲的换燃油车,并且排量越换越大,这不是我对于这个时代的不妥协,而是一直以来不忘初心的执念。



编辑总结:

作者的这台车是最后一款没有任何电动化加持的X5 M(中改后加入了48V轻混),纯燃油的设定不会因为任何电动化配置而增加重量,它既能低调前行,又能如洪水猛兽般呼啸,一台身形庞大的SUV也能像跑车一样给人酣畅淋漓的驾驶感受,这就是宝马高性能的魅力所在。


请留言 评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